[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6998.7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琳;韩团辉;王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宏光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复合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物E和改性物F,改性物E中石油沥青基焦炭含量为3%-15%,微米级球状天然石墨含量为85%-97%,改性物F为改性包覆结构,外层为软炭,内部为微米级针状焦类球形颗粒物料,软炭:微米级针状焦类球形颗粒物料=(1-15):(99-85),改性物E与改性物F进行复合造粒,质量比为改性物E:改性物F=5:5-3: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
步骤一:准备原料:原料A为天然石墨;
原料B为煤系针状焦;
原料C为精制沥青,中粒粒径≤5μm;
原料D为煤焦油;
步骤二:将原料A粉碎成中粒粒径为5μm-18μm的类球形物料;
步骤三:将原料B粉碎成中粒粒径为7.5μm-20.5μm的类球形物料;
步骤四:在反应釜中,将步骤二加工后的原料A通过原料C进行表面改性,得改性物E;
步骤五:在炭化炉中,将步骤三加工后的原料B通过原料D进行改性包覆,得改性物F;
步骤六: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加工后的改性物E和改性物F分别放入石墨化炉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石墨化处理;
步骤七:步骤六后分级处理,得到中粒粒径为6μm-17μm的改性物E,得到中粒粒径为9.5μm-22.5μm改性物F;
步骤八:步骤七后,经粒度调整,改性物E和改性物F按质量比为5:5-3:7进行复合造粒,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原料A为天然石墨;
原料B为煤系针状焦;
原料C为精制沥青,中粒粒径≤5μm;
原料D为煤焦油;
步骤二:将原料A粉碎成中粒粒径为5μm-18μm的类球形物料;
步骤三:将原料B粉碎成中粒粒径为7.5μm-20.5μm的类球形物料;
步骤四:在反应釜中,将步骤二加工后的原料A通过原料C进行表面改性,得改性物E;
步骤五:在炭化炉中,将步骤三加工后的原料B通过原料D进行改性包覆,得改性物F;
步骤六: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加工后的改性物E和改性物F分别放入石墨化炉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石墨化处理;
步骤七:步骤六后分级处理,得到中粒粒径为6μm-17μm的改性物E,得到中粒粒径为9.5μm-22.5μm改性物F;
步骤八:步骤七后,经粒度调整,改性物E和改性物F按质量比为5:5-3:7进行复合造粒,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的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580℃-6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炭化炉中的反应温度为900℃-12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中反应温度为3000℃-310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原料A与原料C的质量比为A:C=90:10或95: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原料B与原料D的质量比为B:D=97:3或9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宏光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连宏光锂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69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口义齿的全流程数字化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控模型构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