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6885.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崔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誉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12;B22C9/2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铜 工艺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一、母模制作,按照设计思路或者要求制作原始模型;二、托模加固,在母模之上翻制硅胶阴模并做托模加固;三、刷蜡,加入烘干后的泥范芯子,在硅胶托模模具里面刷石蜡层,按要求达到一定厚度;四、浇注系统的形成,给刷出来的石蜡模设计安装稳浇注系统,形成一个模组;五、涂刷耐火材料,对模组表面进行涂刷耐火材料,达到要求的厚度;六、失蜡,模组上面的耐火材料达到一定厚度后,把模组中的石蜡用蒸汽熔化出来,使模组成为空壳;本发明具有制作效率高、工艺易操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工艺品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铸造技术基本都是现代工艺方法,检索到专利号为CN202010414469.5,专利名称为一种铜工艺品的制作工艺的公开材料,该材料中描述了专业的铜工艺品摆件制作的流程一般分为:泥塑或3D打印、翻制模具、制作石蜡原型、挂壳、铸造、清冒口打磨、拼接清理焊口、表面作色和上油封蜡,本发明提出的铜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在拼接为整体工段,采用粘接孔放置铝球的方式,然后采用高温烘制,使铝球熔化,顺沿到辅助孔内,提高拼接面积,其次采用金属粘接剂来做拼接口外围的固定,使该方法制得的铜制品,在需要拆分时,只需加热至铝球的熔点温度,然后铲除金属粘接剂即可分离,从而使该方法制得的铜工艺品分离便捷和便于后续组装拼接;现有技术中的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效率较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一种制作效率高、工艺易操作的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作效率高、工艺易操作的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古铜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母模制作,按照设计思路或者要求制作原始模型;
二、托模加固,在母模之上翻制硅胶阴模并做托模加固;
三、刷蜡,加入烘干后的泥范芯子,在硅胶托模模具里面刷石蜡层,按要求达到一定厚度;
四、浇注系统的形成,给刷出来的石蜡模设计安装稳浇注系统,形成一个模组;
五、涂刷耐火材料,对模组表面进行涂刷耐火材料,达到要求的厚度;
六、失蜡,模组上面的耐火材料达到一定厚度后,把模组中的石蜡用蒸汽熔化出来,使模组成为空壳;
七、焙烧,把空壳模组在900℃的温度条件下焙烧3-5个小时;
八、罐液,熔炼高温金属液体,达到要求温度后,倒入焙烧过的空壳模组中。
所述母模制作采用3D打印技术。
所述托模加固中,制作处的加固托架设置在母模的上翻位置。
所述刷蜡为手持托模加固件,托模的底部有孔,通过孔向内刷蜡。
所述涂刷耐火材料为向模组上先涂抹粘接剂,然后在涂抹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粘在模组上。
所述失蜡为将涂抹过耐火材料的模组放在蒸汽箱体内,通过注入蒸汽的方式,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石蜡融化,剩下带有耐火材料的模组。
所述涂刷耐火材料步骤中,先对模组进行风干处理。
所述空壳模组在900℃的温度条件下焙烧4个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顺序是在刷石蜡的时候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烘干后的泥范芯子,安放在蜡型之中。然后再进行浇注系统的安装和制造耐火材料外壳,通过该方法做出来的金属制品有古代工艺的味道,其他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誉,未经崔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6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控性肥皂盒
- 下一篇:一种高炉除尘灰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