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设计用雨水自动化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5925.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5/027 | 分类号: | B01D35/027;B01D29/01;B01D29/64;B01D36/04;C02F9/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设计 雨水 自动化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一种环境设计用雨水自动化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底壁内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有电机,蓄水箱的上部内壁安装过滤板,过滤板的中部开斜孔且斜孔内有斜轴,蓄水箱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第一扇形板,斜轴上部连接第二扇形板,第二扇形板的底面有刷毛,蓄水箱的右侧壁上端有收集箱,蓄水箱的底部有排污泵,蓄水箱的内侧壁下部有水泵。本装置平时为封闭状态可减少杂质的进入,提高了蓄水箱内水的静置净化效果,且扇形板为斜面可将蓄水箱顶部的垃圾滑入收集箱进行收集,同时本发明能够实现遇到降雨时自动打开,降雨完毕后自动关闭,且通过雨水对扇形板的冲洗,刷毛对过滤板的刷洗实现了自身的自清洁,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环境设计用雨水自动化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即使在现如今的社会,淡水资源依旧匮乏,即便较为发达的城市也时有停水现象发生,雨水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淡水资源,但是一般的雨水都是受过污染的淡水资源,雨水直接的排放还会污染地下用水,因此需要对雨水进行回收以及处理然后再投入使用,如此就能缓解人们对淡水的需求,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环境,改良当地的淡水质量,而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比一般的生活污水污染更为严重,而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处理方式较为简单才能够节省成本,如果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后续的污水处理装置难以将其与后期较为洁净的雨水进行同等的净化,加大了雨水回收处理的难度,且收集装置在平常时一般为打开状态才能够进行收集,因此杂质较多,如鸟粪、纸屑、杂尘、油污等易污染物,过滤装置的清洁难度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设计用雨水自动化回收再利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环境设计用雨水自动化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左高右低的蓄水箱,蓄水箱的底壁内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安装有输出轴朝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上穿过蓄水箱的底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竖轴,蓄水箱的上部内壁密封固定安装朝向右下方倾斜的过滤板,过滤板位于第一竖轴的上侧,过滤板的中部开斜孔且斜孔内轴承连接有斜轴,斜轴的轴心线与过滤板的表面垂直,斜轴的下端与第一竖轴的上端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蓄水箱的上端开口处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朝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扇形板,第一扇形板的顶面与蓄水箱的顶面平齐,前后第一扇形板的顶部通过同一个轴座轴承连接有第二竖轴,第二竖轴的下端与斜轴的上端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斜轴的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朝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二扇形板,第二扇形板与过滤板平行,第二扇形板的顶面边缘与对应第一扇形板的底面边缘接触配合,第二扇形板能够将所有第一扇形板之间的空隙挡住,第二扇形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横向均匀设置的刷毛,刷毛能够对过滤板进行刷洗,蓄水箱的右侧壁上端固定安装开口朝左的收集箱,收集箱能够通过其左侧开口对第一扇形板与第二扇形板上滑下的物体进行收集,收集箱内安装第一水压传感器,收集箱顶部与底部穿过有同一根第三竖轴,第三竖轴与收集箱的连接处均为密封轴承连接,收集箱的底部环绕第三竖轴环形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一水压传感器相连,第三竖轴的上端向上穿过收集箱的顶部后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竖轴相连,收集箱的底部安装有竖管,竖管的下端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收集箱底部的第一通孔均位于竖管的内侧,第三竖轴的下端向下穿过收集箱的底部后伸入竖管内,第三竖轴的下部外侧套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位于竖管的内侧,蓄水箱的右侧壁上部与竖管的左侧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孔道,第一孔道的左端开口位于第二扇形板与过滤板之间,蓄水箱的内侧壁靠近下端处安装有第二水压传感器,第二水压传感器、第一水压传感器均与电机相连,蓄水箱的底部安装有排污泵,排污泵的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排污泵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蓄水箱的内侧壁下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水泵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块端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燕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