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274.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坤;林聪;刘富泉;吕新科;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G03B5/00;G03B13/36;H02K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姜龙;蔡继清 |
地址: | 45476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载体、框架、底座、第一组簧片、第二组簧片以及电路板,
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棱镜并通过所述第一组簧片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二组簧片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设有底部线圈与侧部线圈,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部线圈对应的底部磁体,所述载体的侧部设有与所述侧部线圈对应的侧部磁体,所述底部线圈与所述底部磁体配合以及所述侧部线圈与所述侧部磁体配合从而驱动所述载体绕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旋转,其中
所述第一组簧片布置于所述载体的两侧,所述第二组簧片布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可相对于所述框架绕竖直轴线旋转,以及所述框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绕水平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向上伸出第一簧片安装部和第二簧片安装部,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布置在所述载体的两侧,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两侧设有载体簧片安装部,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底座簧片安装部,所述第一组簧片与所述载体簧片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组簧片与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框架时,所述载体簧片安装部与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的后表面共面,所述第一组簧片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载体簧片安装部的后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组簧片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的后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簧片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一体形成的框架底部和框架后部,所述框架后部从所述框架底部的后侧一体向上伸出形成,所述框架底部设有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和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所述第一簧片安装部从所述框架底部的上表面一体向上伸出形成并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框架后部,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框架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上表面设有向底部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形成前凸出部和后凸出部以与所述第二组簧片的前端和后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高度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并在顶部形成一个倾斜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高度从后端向前端保持一致并在顶部形成平行于所述底部的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底部、底座后部和底座侧部,所述底座侧部的后端与所述底座后部连接,所述底座侧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所述底座侧部形成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与所述第二簧片安装部的高度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的高度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并在顶部形成一个倾斜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簧片安装部的高度从后端向前端保持一致并形成一个平行于底部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2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