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081.5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红;曹佳林;陈红刚;段奇刚;胡群革;张程;石成名;周国锋;阎君;石军利;郭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E02B3/16;E01F9/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原 河道 卡口 圩堤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堤身,堤身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挡水机构,堤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和坡面加固机构,坡面加固机构位于堤角加固机构的上方,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角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其方法包括:1)堤身施工、2)挡水机构施工、3)堤角加固机构施工、4)坡面加固机构施工和5)圩堤试运行。本发明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圩堤是在沿江、滨海以及滨湖区的低洼地带修筑的抵御外水入侵、保护耕地堤防建筑。虽然目前圩堤防洪能力已得到较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部分圩堤依然存在堤段堤身土方严重流失,堤顶路面破坏严重,汛期堤顶防汛通道难以正常通车等问题,给防洪抢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及其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该圩堤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圩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灵活方便,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原河道卡口圩堤,包括堤身,其特征在于:堤身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挡水机构,堤身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反光带,堤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堤角加固机构和坡面加固机构,坡面加固机构位于堤角加固机构的上方,坡面加固机构与堤角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通过挡水机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洪水进行阻挡,对卡口处两侧河道的水位进行控制,防止因洪水造成内河道发生内涝,而且提高了圩堤上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在汛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为防洪抢险提供生命通道,通过限位槽的设计,便于安装挡水机构,当两侧河道的水位低于圩堤的高度时,挡水机构与圩堤的高度齐平,当河道的水位高于圩堤时,通过挡水机构可以进行相应的阻挡,防止洪水倒灌至内河道中,反光带的设计提高了圩堤上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可以大大提高圩堤两侧迎水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水流对圩堤的冲刷,减少堤身土方的流失,大大延长圩堤的使用寿命和防洪能力,膨胀止水条的设计可以减少河道中的水经坡面加固机构和堤角加固机构支架内的缝隙渗入堤身内,提高堤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挡水机构包括挡水板和液压缸,液压缸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挡水板通过活塞杆连接液压缸,挡水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照明机构和箭头指示灯,通过液压缸经活塞杆可以带动挡水板上下移动,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保证防洪抢险的安全性,照明机构可以对两侧挡水板之间进行照明,箭头指示灯便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挡水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卡块与卡槽相匹配,便于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的连接,提高挡水的效果,同时便于施工维修安装,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照明机构包括基板、照明灯和电机,照明灯均匀分布于基板的底面上,基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挡水板上,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电机位于挡水板内,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可以通过从动齿轮带动基板转动,将照明灯打开,实现对堤身顶面的照明,提高行程的安全性,当不使用时可以限位在挡水板内,不占用空间,使用灵活方便。
进一步,限位槽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托板,托板通过第一加强块固定连接限位槽,托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活塞杆相匹配,当挡水板不工作时,液压缸也不工作,通过托板可以对挡水板进行定位支撑,降低了能耗,当挡水板工作时,通过液压缸带动活塞杆推动挡水板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即可,弧形槽提高了活塞杆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