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4921.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风波;胡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立立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H05K5/02;G09F9/00;G09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雨 新能源 智能 充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智能充电桩本体,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广告宣传屏,所述广告宣传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一侧的中心设置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充电插口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防水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的一侧设置有与充电机构相对应的保护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防雨机构。通过设计简单的充电枪防水机构、保护机构以及防雨机构,既可以对整个新能源智能充电桩起到防雨作用,同时也能对充电枪起到保护和防水作用,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在加快建设中,充电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但目前现有的大多充电桩结构设计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大多数户外充电桩都不具备防水功能,在雨天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很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同时在雨天也影响用户使用,十分不便,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自动化管理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户外充电桩都不具备防水功能,在雨天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很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同时在雨天也影响用户使用,十分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雨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智能充电桩本体,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广告宣传屏,所述广告宣传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一侧的中心设置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充电插口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防水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的一侧设置有与充电机构相对应的保护机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防雨机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功能按键,所述广告宣传屏的一侧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刷卡区。
优选的,所述有充电机构包括充电手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一侧的中心设置有充电手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口,所述充电手柄底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弹性充电线,所述定位插口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充电线相对应的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桩本体前端一侧的中心设置有与充电机构相对应的收纳腔。
优选的,所述充电枪防水机构包括折叠防水罩,所述充电手柄充电插口的外侧设置有折叠防水罩,所述折叠防水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手柄相对应的固定环,所述折叠防水罩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远离折叠防水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立立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立立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