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纱重定量牵伸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4876.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杨雪琴;冯支勇;张贤君;黄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26 | 分类号: | D01H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 定量 牵伸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纱重定量牵伸工艺,依次包括清花梳棉工序、一道并条工序、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其中,粗纱工序中:棉条定重湿重为4.80g,粗纱捻系数为82;细纱工序中:采用后区压力棒,后牵伸为1.09,罗拉隔距为19*44.5,隔距块为2,胶辊位置调整为7,上销位置调整为61。本发明重定量条件下细纱牵伸工艺主要控制纤维的移距偏差和变速点;合理布置牵伸区的摩擦力场及牵伸力和控制力的平衡,实现细纱牵伸区纤维运动的稳定。通过采用细纱三大工艺,配合压力棒和新型下销共同使用,能够在不同牵伸形式,不同纤维纺纱形式,发挥优势,达到提高质高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纱重定量牵伸工艺。
背景技术
细纱重定量是发展的趋势,有两种模式:赛络纺纱和高倍牵伸大定量。两种形式都是在牵伸纤维数量发生了变化,对纤维的控制力必须加强,重点解决在慢速纤维增加和浮游纤维增加后,如何控制快速吸纳为和慢速纤维的有序稳定牵伸,稳定输出。
细纱重定量的最终是牵伸倍数增加大,表现形式主要有:纱线特数降低,即9.7tex以及以下低特纱线;喂入粗纱的定量加重,如超过正常牵伸倍数40倍的大牵伸纺纱形式。这两种形式为重定量大牵伸的基本形式,共同点是高倍牵伸,不同点是喂入和输出的纤维数量的多少区别。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倍牵伸带来的附加不匀增加;适纺纤维的牵伸力变化;牵伸力增加后控制力如何实现强控制;如何满足新型纺纱条件下气流运动温湿度影响;重定量后减少出硬头,牵伸不开、毛羽增加、机械波、后区扭震;附加摩擦力界器材增加后不影响质量稳定;高质量与低效率之间的矛盾。
现有的细纱重定量牵伸技术不能很好解决加强纤维的伸直平行能够力以及控制慢速纤维增加、浮游纤维增加后快速纤维变速稳定输出加捻三角区,即无法实现细纱牵伸区纤维运动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纱重定量牵伸工艺,通过对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的参数进行改进,实现细纱牵伸区纤维运动的稳定、保证纱线质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细纱重定量牵伸工艺,依次包括清花梳棉工序、一道并条工序、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其中,粗纱工序中:棉条定重湿重为4.80g,粗纱捻系数为82;细纱工序中:采用后区压力棒,后牵伸为1.09,罗拉隔距为19*44.5,隔距块为2,胶辊位置调整为7,上销位置调整为61。
本发明通过对纱工序和细纱工序的改进,实现了采用采用三大工艺,即大的粗纱捻系数、大的后区罗拉中心距、大前胶辊前冲量。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重定量条件下牵伸力急剧增加,需要在简单罗拉牵伸区和胶圈牵伸区,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缓和牵伸力和控制纤维运动;大的粗纱捻系数解决喂入粗纱的意外牵伸和赛络纺双喂入的意外牵伸,同时是稳定后区纤维变速;大后区罗拉隔距缓和了牵伸力,加强整理为前区集中牵伸提供了条件;大前胶辊前冲量,使纤维经牵伸变速后输出时的扩散三角区缩小;三者结合,稳定整根须条牵伸过程中不同的牵伸变细曲线,保证了纤维变速集中在前钳口位置且输出稳定。
本发明重定量条件下细纱牵伸工艺主要控制纤维的移距偏差和变速点;合理布置牵伸区的摩擦力场及牵伸力和控制力的平衡,实现细纱牵伸区纤维运动的稳定。通过采用细纱三大工艺,配合压力棒和新型下销共同使用,能够在不同牵伸形式,不同纤维纺纱形式,发挥优势,达到提高质高效的目的。
综上,本发明更好地解决了纤维变速运动中的伸直平行问题,更好地降低了粗纱工序中产生的意外牵伸;使用压力棒和新型下销,保证不同牵伸形式和不同纤维纺纱形式之下快速纤维都能够集中且稳定直至输出加捻三角区,保证纱线质量。
进一步地,清花梳棉工序中,前纺工序温度设置为25-26℃,相对湿度设置为62-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