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3317.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军;陈立;耿少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银耳 多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银耳粗粉经超声波辅助提取,将提取液浓缩,高压均质,干燥,得到低分子量银耳多糖。本发明所获得银耳多糖中分子量小于10kDa的多糖占总多糖的95%以上,银耳多糖分子量范围较窄,低分子量银耳多糖得率高,提高了银耳多糖的吸收效果和溶解性;制备过程无有机溶剂和酸碱残留,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耳多糖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最重要的成分,主要来源于银耳子实体以及银耳细胞深层发酵液中。银耳多糖结构复杂,主链由甘露糖以α-(1-3)糖苷键连接组成,2, 4, 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了侧链,其中α-(1-3)甘露聚糖是其活性中心。银耳多糖大致可分为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和酸性低聚糖五大类,其中酸性多糖约占银耳总多糖的70~75%,其分子量可达100万或以上。银耳多糖作为一种活性多糖,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抗血栓形成、抗突变等的作用。
常规提取的银耳多糖大多为大分子结构、提取液粘度大,存在提取率低、不易被吸收并发挥生物活性的问题,目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主要通过化学降解法,化学降解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过氧化氢降解法。酸降解法是利用酸性条件下多糖分子的糖苷键水解而造成糖链断裂的方法,但是,酸降解法糖苷键断裂是随机的,产物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对产物的结构和活性具有破坏性。过氧化氢降解法需要使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且降解率低。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将大分子量银耳多糖降解为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方法很有必要。
高压均质是一个通过压力能的释放和高速运动使物料粉碎的过程,在高压均质过程中,剧烈的处理条件如液体高速撞击、高剪切、挤压等机械力作用可能会导致大分子结构性质的变化。
本发明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低分子量银耳多糖,使用该方法获得的银耳多糖分子量范围较窄,低分子量银耳多糖得率高,提高了银耳多糖的吸收效果和溶解性;该方法还具有纯物理作用、易操作、无有机溶剂和酸碱残留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高压均质纯物理作用,所获得银耳多糖中分子量小于10kDa的多糖占总多糖的95%以上,银耳多糖分子量范围较窄,低分子量银耳多糖得率高,提高了银耳多糖的吸收效果和溶解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鲜银耳,洗净,真空冷冻干燥,将干燥后的银耳粉碎,过80目筛,得银耳粗粉;
(2)将银耳粗粉和水按料液比1:40~1:70(w/w),在功率100W、频率40KHz、温度80~90℃的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长0.5小时,然后过滤得提取液;
(3)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6,得到银耳多糖浓缩液;
(4)银耳多糖浓缩液经高压均质、干燥得到低分子量银耳多糖。
其中,步骤(4)所述的高压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为20~200 MPa,均质循环次数为1~5次。
其中,步骤(4)所述的干燥方式包括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所获得的的银耳多糖分子量范围较窄,低分子量银耳多糖得率高,其中分子量小于10kDa的多糖占总多糖的95%以上,提高了银耳多糖的吸收效果和溶解性;(2)具有纯物理作用、易操作、无有机溶剂和酸碱残留,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