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环保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3003.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E04D13/10;E04H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环保 大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环保大棚,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侧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远离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保温门,所述盖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供热槽,所述供热槽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玻璃盖板,所述供热槽的内部安装有透明软管,所述透明软管的一侧贯穿盖板并且延伸至盖板的外部,所述供热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透明软管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限位环,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新能源环保大棚,解决了现有的蔬菜种植大棚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无法更高效的转换太阳能,清理能力较差,无法清除大棚顶部的积雪以及灰尘,大棚顶部容易被阻挡降低阳光的穿透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环保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愿意购买自然健康的蔬果,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各个季节蔬果的需求,能够在各种季节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而大棚则是解决非当季蔬果无法在当季生长问题的途径之一,大棚的顶部通常设置一层透明薄膜,但是大棚是裸露在外部的,尤其是一些粉尘比较多的地区,大棚的薄膜上会落入大量的灰尘,或者雨雪天气会在棚顶积累雨雪,大棚薄膜上积累的灰尘过多或积累雨雪时,会影响大棚薄膜的透光性,这样不仅影响蔬菜光合作用,而且大棚薄膜的透光性差也会影响大棚内部的温度,对蔬菜的种植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种植大棚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低,无法更高效的转换太阳能,清理能力较差,无法清除大棚顶部的积雪以及灰尘,大棚顶部容易被阻挡降低阳光的穿透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环保大棚,解决了现有的蔬菜种植大棚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无法更高效的转换太阳能,清理能力较差,无法清除大棚顶部的积雪以及灰尘,大棚顶部容易被阻挡降低阳光的穿透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环保大棚,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侧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远离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保温门,所述盖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供热槽,所述供热槽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玻璃盖板,所述供热槽的内部安装有透明软管,所述透明软管的一侧贯穿盖板并且延伸至盖板的外部,所述供热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从透明软管的另一端流出后沿着供热槽向下流动,沿着整个供热槽平面流动的水增加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能够更高效的转换太阳能,所述透明软管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供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供热槽的内壁一侧位于透明软管的下方安装有反推装置,所述供热槽的内侧底部靠近反推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透明软管的内部安装有截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反推装置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透明软管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供热槽的内壁一侧位于弧形板的下方安装有橡胶球。
优选的,所述橡胶球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挤压弹簧,被挤压后的橡胶球反向推动透明软管向供热槽的外部移动撞击玻璃盖板,将玻璃盖板表面的灰尘以及积雪撞击掉落,增强了蔬菜种植大棚的清理能力,能够自动清理蔬菜大棚表面的积雪以及灰尘,避免盖板顶部的障碍物减少阳光的透过率,保证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的顶部与橡胶球固定连接,所述往复滑块的内部安装有滑动磁铁,所述缓冲槽的内壁远离倾斜板的一侧安装有反推磁铁,所述滑动磁铁与反推磁铁的磁极相反。
优选的,所述往复滑块靠近反推磁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弧形弹性板,所述反推磁铁与缓冲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反推磁铁的两侧均安装有往复弹片,所述往复弹片远离反推磁铁的一端与缓冲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利用磁性斥力以及缓冲板的弹力增强了装置的缓冲能力,减少了装置受到挤压后碰撞的力度,减小了装置工作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