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990.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章云;吴康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B13/02;B29B13/10;B29C45/1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威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高效率 注塑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和螺杆,所述注塑料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间接带动推板进行运动,使得推板能够将熔融的注塑液推至下料口处,且第三齿轮的外部只有一部分齿牙,因而当推板顶部完全将下料通道完全堵住后,第三齿轮处于空转状态,此时推板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返回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三齿轮结束空转,推板再次向右运动,以此类推,使得熔融的注塑液能够分批下料,便于对多个模具进行分批灌料,不需要额外添加电源来使用,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汽车上20%-30%左右的零件都是塑料或者橡胶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个比例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而这其中80%左右的塑胶零件都是依靠注塑工艺来完成,特别是低档车的保险杠、门板、仪表板、立柱护板、格栅、门槛压条、装饰条和侧围等部件都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可见注塑机不论在数量上或品种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目前塑料机械中增长最快,生产数量最多的机种之一。
但是现有的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的搅拌叶的搅拌程度有限,导致熔融状态的注塑液内会存留凝固料未被搅拌,影响了塑料成品的质量,同时由于搅拌叶的搅拌效果有限,在熔融的注塑液搅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气泡,在塑料成型之后,其塑料产品的内部以及表面均出现气泡,导致该劣质的塑料产品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脱皮的情况,影响了塑料成品的使用质量,此外,注塑机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配合多个注塑模具进行逐一注塑,但这需要单独的电源及输送机构来配合使用,浪费了电力资源,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和螺杆,所述注塑料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相连通,所述第二直筒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第一直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包括第二直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活塞外侧位于第二直形面的外壁焊接连接有输料板,且输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活塞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面的外壁焊接连接有第一环形齿牙,所述通孔内侧位于第一锥形面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二环形齿牙,且第二环形齿牙与第一环形齿牙相互啮合,所述注塑料桶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
所述注塑料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注塑料桶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通孔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与螺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位于注塑料桶一侧的第一转杆和位于转轴外侧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杆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位于注塑料桶底部的输送箱,且输送箱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转杆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贯穿至输送箱的内部,且第三转杆外部位于输送箱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输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推板顶部的宽度与下料通道底部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防切割劳动保护手套的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