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曼光模块一体化装调方法及拉曼光光路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214.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峰;毛海岑;周超;吕通;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2B27/6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曼光 模块 一体 化装 方法 光光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曼光模块一体化装调方法及拉曼光光路调节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分光基板将拉曼光模块上的出射光分成反射与透射两束,在反射的方向上,采用自准直仪进行不同光束间平行特性的监测与标定;在透射的方向上,利用双远心成像镜头进行成像测量,对不同拉曼光束之间距离以及共线特性进行标定,然后将装调参数与拉曼光模块的相应要求进行比照,并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相应的偏差值,最终实现整个拉曼光模块的一体化装调,可以简化装调过程,避免装调过程不同参数间的相互影响,提升装调效率,并保障装调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原子干涉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曼光模块一体化装调方法及拉曼光光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991年,朱棣文研究小组利用π/2-π-π/2的Raman脉冲实现了脉冲式原子干涉仪,自此以后,原子干涉仪领域蓬勃发展,也在诸多精密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原子重力仪,原子重力梯度仪,原子加速度计,原子陀螺仪等。
原子干涉仪技术本质上是基于原子与拉曼光脉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三脉冲拉曼干涉仪为例,通过三束拉曼光的作用,原子内态与外态耦合,原子实现“分束-反射-合束”的过程,沿着两条可能的路径从囚禁区到达探测区域,这种路径的不确定性使得原子自身发生干涉。
干涉过程中主要依靠拉曼光来进行原子的操纵,因而对拉曼光的各项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曼光光斑质量,拉曼光之间的平行性、距离以及共线特性,拉曼光的偏振度等。其中光斑质量以及偏振度主要通过光源、光路设计以及光学元件本身的质量加以保证。而拉曼光相互之间的特性,一种是通过外腔的机械加工加以保证,但是往往成本较高且加工难度大。另外就是设计可拆装的拉曼光模块,通过光模块的装调加以保证。
拉曼光模块需要满足的参数比较多,且各个参数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利用相应的仪器进行逐步的监测与满足,装调步骤会非常的复杂,且装调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曼光模块一体化装调方法及拉曼光光路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拉曼光模块装调过程繁琐,装调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拉曼光模块一体化装调方法,包括:
通过分光基板将拉曼光模块出射光分为反射和折射两束光;
在反射光路上,采用自准直仪进行不同光束间平行特性的监测与标定;
在透射光路上,将装调参数与拉曼光模块装调要求进行比照,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控显示对应的偏差值;
将装调参数与拉曼光模块装调要求进行比照,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控显示对应的偏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拉曼光光路调节装置,至少包括拉曼光模块、分光基板、自准直仪、双远心镜头和计算机,所述分光基板用于将拉曼光模块出射光分为反射和折射两束光;
所述自准直仪用于对反射光路上不同光束间的平行特性进行监测与标定;
所述双远心镜头用于对透射光路上光束进行成像,并对成像光束进行测量及光束间距离、成像特性进行标定;
所述计算机用于监测显示装调参数与拉曼光模块装调要求间的偏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分光光路且实时监控显示的装调方案,可以实现不同脉冲数量的拉曼光模块的快速装调,使得整个装调过程得到简化。不同参数的实时在线显示,能有效避免装调过程中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更容易的满足不同参数的要求,提高装调精度和装调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