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142.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夏国华;郭宏辉;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包括于轮胎胎面周向成形的中间花纹筋、次中间花纹筋和肩部花纹筋,包括中间周向主沟,该中间周向主沟形成于所述中间花纹筋与次中间花纹筋之间,所述中间周向主沟深度为DG1;次中间周向主沟,该次中间周向主沟形成于所述次中间花纹筋与肩部花纹筋之间,所述次中间周向主沟深度为DG2;斜沟槽,所述斜沟槽开设在相邻的次中间花纹块之间;所述中间周向主沟深度DG1大于次中间周向主沟深度DG2。本发明通过对横纵沟槽的优化设计,使得沟槽的边缘效应对轮胎制动力贡献,从而缩短干、湿地制动距离,同时避免轮胎花纹刚性过于降低造成对轮胎操稳性能的影响以及沟槽数量过多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轮胎胎面设计中一般针对沟槽、花纹块样式等作出调整,例如,通过增加胎面周向的细沟数量,但该种设计会牺牲花纹的整体侧向刚度,造成车辆在较大角度侧偏时操稳的抓地力不足问题,同时轮胎的响应不佳,另一方面,轮胎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沟槽的边缘会不断的磨损,造成整体花纹块接触地面压缩时,沟槽两侧壁不能如初始设计的良好接触,从而在后期无法发挥良好的制动效果。综上,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可有效提高轮胎使用性能的轮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轮胎,包括于轮胎胎面周向成形的中间花纹筋、次中间花纹筋和肩部花纹筋,所述次中间花纹筋上形成有次中间花纹块,该次中间花纹块沿所述轮胎胎面的周向均布排列,包括中间周向主沟,该中间周向主沟形成于所述中间花纹筋与次中间花纹筋之间,并沿轮胎胎面周向布置,所述中间周向主沟深度为DG1;次中间周向主沟,该次中间周向主沟形成于所述次中间花纹筋与肩部花纹筋之间,并沿轮胎胎面周向布置,所述次中间周向主沟深度为DG2;斜沟槽,所述斜沟槽开设在相邻的次中间花纹块之间,该斜沟槽由连续的多段的圆弧槽构成;其中,所述中间周向主沟深度DG1大于次中间周向主沟深度DG2。
所述斜沟槽由三段相切的圆弧槽构成。
所述斜沟槽于轮胎胎面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形成有一段圆弧槽、二段圆弧槽和三段圆弧槽,所述一段圆弧槽的半径为LR1,所述二段圆弧槽的半径为LR2,所述三段圆弧槽的半径为LR3,其中,三段相切圆弧槽的半径满足:LR2<LR3<LR1。
所述中间花纹筋沿轮胎胎面的横向宽度为R1W,所述次中间花纹筋沿轮胎胎面的横向宽度为R2W,所述肩部花纹筋沿轮胎胎面的横向宽度为R3W,其中,1.03≤R2W/R1W≤1.06;1.52≤R3W/R1W≤1.87。
所述中间周向主沟的宽度为G1W,所述次中间周向主沟的宽度为G2W,所述轮胎胎面的宽度为TW,其中,0.05≤G1W/TW≤0.07,1≤G1W/G2W≤1.2。
所述中间周向主沟深度和次中间周向主沟深度满足:0.3mm≤DG1-DG2≤0.6mm。
所述斜沟槽的两端分别连通至中间周向主沟和次中间周向主沟,且,靠近中间周向主沟一侧的斜沟槽端口处至靠近次中间周向主沟一侧的圆弧槽端口处形成有相对于轮胎胎面连续降低的坡面结构。
位于所述中间周向主沟一侧的圆弧槽端口的槽深为DR1,位于所述次中间周向主沟一侧的圆弧槽端口的槽深为DR2,其中,DR2>DR1,并满足0.6≤DR2/DG2≤0.8,0.25≤DR1/DG1≤0.4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横纵沟槽的优化设计,使得沟槽的边缘效应对轮胎制动力贡献,从而缩短干、湿地制动距离,同时避免轮胎花纹刚性过于降低造成对轮胎操稳性能的影响以及沟槽数量过多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胎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