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0644.1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星;朱晨旭;苏颖;徐伟;刘兴昌;杜予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蛾 冷藏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豆天蛾卵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底部放置润湿滤纸;(2)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在黑暗条件下,湿度70±10%、20℃保存1天,然后转置4‑20℃下保存。采用本发明的冷藏方法,可有效推迟豆天蛾卵的孵化时间,延长其保存时间,卵的孵化时间可推迟14天以上,卵的孵化率最高可达90%,且成本较低,对豆天蛾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人工饲养豆天蛾提供了重要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昆虫规模化生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天蛾科Sphingidae,豆天蛾属Clanis,又名豆丹,是豆科植物上一种常见的食叶类昆虫。豆天蛾在我国一年发生1~2代,在江苏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共5龄,有背光性。1~2龄幼虫取食叶片成孔洞或咬食叶缘成缺刻;3-4龄幼虫食量增大;5龄达到暴食期,严重时可将整株大豆吃成光秆。9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落地,在豆田内或豆科植物附近的土堆、田埂等向阳处深9~12cm土中越冬。一直以来,豆天蛾作为一种食用昆虫深受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民众的喜好,并作为一道极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广泛推广。目前豆天蛾产品市场逐渐扩大,行业发展前景乐观。但是豆天蛾的大量饲养繁殖依赖大豆的种植,由此大豆生长情况与规模严重制约了其繁殖规模与速度。尽管目前豆天蛾的大棚人工饲养规模逐渐扩大,理想状态下在江苏一年可饲养三代,但是往往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在豆天蛾卵的投放时没有合适的大豆,或是豆天蛾卵的质量不佳。因此,很多豆天蛾卵在等待投放时孵化,豆天蛾初孵幼虫无法取食导致死亡,引起巨大损失。且豆天蛾卵期较短,一般为3~5天,尤其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很多幼虫孵化,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延长豆天蛾卵的保存时间,并且对后续幼虫孵化没有影响。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豆天蛾卵置于培养皿中,豆天蛾卵放置的量要适量,不宜过多,以防同一时间幼虫大量孵出而发生自残现象,培养皿底部放置润湿滤纸;
(2)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在黑暗条件下,湿度70±10%、20℃保存1天,然后转置4-20℃下保存,保存过程中如发现豆天蛾幼虫需及时取出,以免伤害其他保存的卵。该方法能显著延长其孵化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步骤(1)中,所述的豆天蛾卵是产下1~3日龄的豆天蛾卵,优选2日龄的豆天蛾卵。
步骤(2)中,在4-20℃下保存时继续保持滤纸为润湿状态。
步骤(2)中,在4-20℃下保存时环境湿度为70±10%。
步骤(2)中,在4-20℃下保存时间为10~20天。
如果田间气温太高,幼虫孵出后,不要立即接入田间,需在室内28℃放置1~2小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天蛾卵的冷藏保存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冷藏方法,可有效推迟豆天蛾卵的孵化时间,延长其保存时间,卵的孵化时间可推迟14天以上,卵的孵化率最高可达90%,且成本较低,对豆天蛾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人工饲养豆天蛾提供了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培养皿放置豆天蛾卵示意图,1为滤纸。
图2不同处理豆天蛾卵孵化率比较分析。
图3不同处理豆天蛾卵保存时间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0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