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9993.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燊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射机内定模以及活动安装于注射机内用于定模活动开合的动模,定模内固定安装有凹模,凹模设置有成型槽,动模内固定安装有凸模,凸模内设置有成型块,当动模与定模合模时,成型块与成型槽插接配合并形成用于成型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型腔,所述型腔与注射机喷嘴相连通;还包括与型腔相连通用于成型斜孔的斜抽芯机构、与型腔相连通用于成型侧孔的斜导柱抽芯机构以及与型腔相连通用于成型盲孔的侧抽芯机构。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一种用于实现遮挡作用的翻盖1,包括呈类长方体设置的第一盖体11以及同样呈类长方体设置的第二盖体12,第一盖体11的长度大于第二盖体12的长度,第一盖体11的宽度小于第二盖体12的宽度。第一盖体1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二盖体12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内均设置有供外物容置的容置腔13,两个容置腔13均同侧设置并相连通。第二盖体12宽度方向背离第一盖体11的一侧设置有斜孔121;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之间相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孔,侧孔包括方孔111以及圆孔123,圆孔123位于第二盖体12处,圆孔123和斜孔121分别靠近第一盖体11侧面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方孔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孔111均位于第一盖体11处;第二盖体12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盲孔122,两个盲孔122呈相对设置。
在现有的注塑模具中,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射机内的定模以及活动安装于注射机内的动模,动模与定模之间可活动开合。具体的,定模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射机的定模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定模固定板的水口板、固定安装于水口板的A板以及固定安装于A板内用于成型翻盖的凹模。具体的,动模包括活动安装于注射机内的动模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动模固定板的垫块、固定安装于垫块的B板、固定安装于B板内用于成型翻盖的凸模以及活动安装于B板、动模固定板之间用于推料的推料机构。A板与B板之间呈相对设置,进而凸模与凹模之间呈相对设置,凸模朝向凹模的一侧设置有成型块,凹模朝向凸模的一侧设置有成型槽。当动模与定模之间合模时,凸模的成型块与凹模的成型槽之间插接配合,进而形成供翻盖成型的型腔,型腔与推料机构相连通。凹模内设置有用于进胶的进浇口,进浇口分别与型腔和注射机的喷嘴相连通。
当主要成型翻盖时,工作人员启动注射机,进而注射机推动动模向定模的方向滑移,进而动模与定模之间相合模,同时凸模呈成型块与凹模的成型槽之间插接配合,进而形成型腔,接着注射机开启喷嘴,并向进浇口的方向喷射胶料,进而胶料经进浇口向型腔内的注胶,直至胶料注满型腔内,直至型腔内的胶料冷却成型,进而工作人员再启动注射机,进而注射机向背离定模的方向驱动动模滑动,进而成型块与成型槽之间相分离,已经完成成型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粘接于凸模处,利用活动安装于B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的推料机构,进而直接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同时推落,便于工作人员直接拿去翻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缺陷:由于第一盖体内设置有方孔,第二盖体内设置有斜孔、圆孔和盲孔,进而工作人员还需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第二次加工,进而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开孔,这样的操作方式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因此需要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燊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燊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