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9448.2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丘蔚天;黄涛;吴海燕;贺斌;张思毅;孔繁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文局韶关水文分局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3;C02F11/02;C02F11/0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202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泥 处理 垂直 潜流 人工 湿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加热器、通体管、处理池、收集管和湿地植物,所述空气加热器通过通体管与处理池连接,所述处理池的上方设有污泥管,所述处理池内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植物碳源填层、粗砂填层、细沙填层、沸石填层、陶粒生物滤料填层和碎石填层,所述植物碳源填层、粗砂填层、细沙填层、沸石填层、陶粒生物滤料填层和碎石填层自上而下依次铺设,所述收集管设置于处理池的底部,所述收集管的排水口伸出处理池外,所述湿地植物种植于处理池中的待处理污泥;
所述通体管包括第一通体管和第二通体管,所述第一通体管的一端与空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通体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通体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体管设置于处理池中,且位于湿地植物的下方,所述第二通体管的上端伸出处理池的待处理污泥;
所述空气加热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器、冷风管、热风管、预热器和鼓风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风口通过冷风管与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与热风管连接,所述热风管通过预热器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与第一通体管连接;
所述第一通体管的数量为5~20根,所述第一通体管之间相互平行且水平铺设于处理池内,所述第二通体管的下端与第一通体管连接,所述第二通体管的上端伸出待处理污泥且与处理池的池壁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有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的管壁设有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伸出处理池的池壁且向下倾斜的坡度为0.5~1.5%。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污泥泵入处理池中,污泥经过4~7天的沉淀后形成第一泥饼层,将湿地植物移栽到处理池内;
步骤S2、启动空气加热器,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得到的热空气被送入通体管,对第一泥饼层进行加热,再结合阳光照射、植物蒸腾作用,以对第一层泥饼完成初处理;
步骤S3、待植物生长的高度达到60~80cm,再次注入厚度为45~45cm的污泥,经过处理池过滤处理形成第二泥饼层,调小太阳能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太阳能加热器中的蓄电池储存太阳能;
步骤S4、第一泥饼层和第二泥饼层经过45~50天的处理后,污泥中的渗滤液渗透至碎石填层流入收集管,收集管收集渗滤液排放至自然水体,铲除第一层泥饼层和第二泥饼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泵入污泥的厚度为25~35cm,湿地植物栽植密度为4~8株/㎡,栽植深度不超过粗砂填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收集管的管体外壁包裹一层厚度为10~30cm的碎石层,此碎石层中的碎石的直径为4~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文局韶关水文分局,未经广东省水文局韶关水文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4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红黑树的数据插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呼吸通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