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9350.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曹铉;李载雨;刘畅;叶丹丹;齐宝军;王洁;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百朗德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55;A61K8/9761;A61K8/86;A61K8/46;A61K8/42;A61K8/44;A61K8/73;A61K8/55;A61Q5/02;A61Q5/00;A61Q5/12;A61Q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留兴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参 中药 洗发水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及其制备工艺,其中,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纯水;表面活性剂;中药提取物混合物;发用调理剂;保湿剂;pH调节剂;乳化剂;增稠剂;其他组分;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铵、月桂醇硫酸酯铵、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红参提取物;发用调理剂包括聚季铵盐‑10、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FA亚油酰胺丙基丙二醇单磷酸酯基二甲基氯化铵。本发明的洗发水对人的刺激更低,对人体更安全,具有优异的止痒、去屑、去油控油、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带来了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经常性失眠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加上各类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头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头发油、头皮屑增多、头皮发痒、脱发是几种常见的头发问题。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除具有补元气、补脾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外,其药性更温,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的特点,有改善贫血促进血液流动的作用,能够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很好的抗炎效果。传统的洗发水为追求较好的去油效果,通常采用去油能力较强的表面活性剂。虽然达到了去油效果,但也会对头皮和头发造成损伤,导致出现更多的头发干枯、头皮发痒、头屑增多、脱发等现象。因此,一种具有较好的去油、止痒、去屑、固发等作用的洗发水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洗发水对人的刺激更低,对人体更安全具有优异的止痒、抗炎、去屑、去油、防护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红参提取物2-6份,香榧提取物0.1-0.3份,侧柏提取物0.1-0.3份,牛蒡提取物0.1-0.3份,黑豆提取物0.1-0.3份,鱼腥草提取物0.1-0.3份,紫苏叶提取物0.1-0.3份,何首乌提取物0.1-0.3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铵11-13份,月桂醇硫酸酯铵3-5份,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0.2-0.4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0.8-1.2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7份,聚季铵盐-10 0.08-0.12份,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18-0.22份,EFA 亚油酰胺丙基丙二醇单磷酸酯基二甲基氯化铵0.18-0.22份,羟乙基脲2-4份,发酵马油0.08-0.12份,乙基己基甘油0.04-0.06份,柠檬酸0.185-0.205份,PEG -7椰油甘油酸酯1-3份,油醇聚醚-5磷酸酯0.2-0.4份,SCP 二聚亚油酰胺丙基 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0.4-0.6份,对羟基苯乙酮0.1-0.3份,食盐2.5-4.5份,己脒定0.02-0.04份,香水0.05-0.15份,余量用水补充至100份。
另外,一种红参中药洗发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的重量分配比,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抽入水相锅中,搅拌并慢慢加入聚季铵盐-10、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升温至80-85℃形成A相混合物;
S2,A相完全溶解呈透明状后,依次加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铵、月桂醇硫酸酯铵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搅拌溶解,完全溶解后温度降至60℃以下;
S3,新容器中依次加入CDEA-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羟乙基脲、红参提取物、香榧提取物、侧柏提取物、牛蒡提取物、黑豆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紫苏叶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发酵马油、PEG -7椰油甘油酸酯、油醇聚醚-5磷酸酯、EFA 亚油酰胺丙基丙二醇单磷酸酯基二甲基氯化铵、SCP 二聚亚油酰胺丙基 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柠檬酸形成B相;新容器中依次加入对羟基苯乙酮、乙基己基甘油、苯甲酸钠形成C相;将对羟基苯乙酮、乙基己基甘油、苯甲酸钠混合形成D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百朗德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现代百朗德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