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8806.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金;张希诺;海涌;杨晋才;尹鹏;刘玉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盆环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包括:头环、弹性连接件、盆环7,所述头环和所述盆环7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高度根据佩戴所述头盆环牵引装置用户身高确定;本发明通过将导向杆内或连杆内设置为空腔,可根据人的身高使连杆或导向杆自由伸缩,有效的实现了自由调节高度,使病人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当脊柱弯曲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后,使任何的单纯器械手术都难以起到作用,强行手术矫正使脊髓张力过大,可以导致患者截瘫,只有在头盆环牵引下,进行慢性牵引,逐渐将脊柱伸直后,方可进行内支撑内固定手术。设计的小儿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弯曲的方法是在缓慢牵开的过程中,逐渐将弯曲的脊柱牵直,然后轻松地进行内支撑内固定手术,这种方法能化大手术为小手术,大大简化了手术过程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进行头盆环牵引后再二次手术矫形,手术创伤小,疗程短,能明显改善外观,最大限度的缓解因侧凸造成的脊髓和神经根牵拉和挤压,预防脊髓慢性损伤,防止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障,恢复脊柱的正常负重力线;采用脊柱内固定器械,术后两周即可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效果好,费用低,病人容易接受。该项装置将给广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带来福音,将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市场的头盆系统的连杆,连杆会在头环或盆环伸出,这个不利于调节高度,并且不利于病人的起居生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完善对废水的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包括:头环、弹性连接件、盆环7;
所述头环和所述盆环7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高度根据佩戴所述头盆环牵引装置用户身高确定。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导向杆4和连杆6,所述导向杆4与连杆6相互连接;
所述导向杆4的一端具有空腔或所述连杆6的一端具有空腔。
优选的,当所述导向杆4的一端具有空腔时,所述连杆6伸入所述导向杆4一端的空腔内,所述伸入长度由佩戴所述头盆环牵引装置用户身高确定。
优选的,当所述连杆6的一端具有空腔时,所述导向杆4伸入所述连杆6一端的空腔内,所述伸入长度由佩戴所述头盆环牵引装置用户身高确定。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还包括连接件,导向杆4与连杆6相互连接后由所述连接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头环包括柔性的第一头环1和第二头环2,所述第一头环1与所述第二头环2的两端活动连接,构成两个U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头环1U型结构的弧度和长度配合佩戴者的头顶形状,所述第二头环2U型结构的弧度和长度配合佩戴者的头围形状。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头环或所述盆环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板3和压板8;
所述压板8套接于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连接杆4的所述另一端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压板8和连接板3为球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3包括相互连接的S形连接板和一字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一字形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杆4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S形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头环2或盆环7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头环2和所述盆环7上均设置有孔,S形连接板通过所述孔与所述第二头环2或盆环7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包括:头环、弹性连接件、盆环7,所述头环和所述盆环7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高度根据佩戴所述头盆环牵引装置用户身高确定;本发明通过弹性连接件,有效的实现了自由调节高度,使病人更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8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