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7447.4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蔡欣;王梦蕊;周训富;方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50/431 | 分类号: | H01M50/431;H01M50/449;H01M50/403;H01M10/052;C01B32/90;C01B32/0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碳包覆 co base sub | ||
1.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钴锌和双氰胺复合物:首先将Pluronic F-127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双氰胺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可溶性正二价钴盐、正二价锌盐后继续搅拌过夜,再将所得溶液蒸干水分并干燥即得到钴锌和双氰胺复合物;
(2)制备Co3ZnC@NC:将步骤(1)所得固体钴锌和双氰胺复合物置于瓷舟中,然后在N2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反应完成即得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为Co(NO3)2 6H2O、CoCl2 6H2O、Co(CH3COO)2 4H2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正二价锌盐为Zn(NO3)2 6H2O、ZnCl2、Zn(CH3COO)2 2H2O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为Co(NO3)2 6H2O;所述的正二价锌盐为Zn(NO3)26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1-3;
步骤(1)中所述的Pluronic F-127和双氰胺的质量比为1:1-3;
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用量与双氰胺的用量满足: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量和与双氰胺的摩尔量的比值为1:13.2-17.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碳化是指在600-800℃保温1-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氮掺杂碳包覆Co和/或Co3ZnC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当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3,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煅烧是指在700℃保温1h时,所得到的产物为氮掺杂碳包覆Co3ZnC复合材料;
当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3,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煅烧是指在700℃保温2-3h时,所得到的产物为氮掺杂碳包覆Co/Co3ZnC复合材料;
当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3,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煅烧是指在800℃保温2-3h时,所得到的产物为氮掺杂碳包覆Co复合材料;
当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2-2.5,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煅烧是指在700℃保温1-3h时,所得到的产物为氮掺杂碳包覆Co/Co3ZnC复合材料;
当步骤(1)中所述的可溶性正二价钴盐和正二价锌盐的摩尔比为1:2-2.5,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煅烧是指在800℃保温2h时,所得到的产物为氮掺杂碳包覆Co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4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