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7022.3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春玲;张影;吴雷;张伟;乐建炜;程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信弘远(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移动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传输服务APP获取外网移动数据并检测所述外网移动数据,而后发送给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以使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处理所述外网移动数据,而后用于使所述外网移动数据被传输服务端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传输服务APP获取外网移动数据,具体为,基于传输服务APP通过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获取应用APP的所述外网移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传输服务APP获取外网移动数据并检测所述外网移动数据,具体为,基于传输服务APP检测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和包尾,检测所述数据包的完整性、应用标识的正确性、数据校验的正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于传输服务APP获取外网移动数据并检测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的步骤前,还包括,认证所述传输服务APP;
所述认证所述传输服务APP,具体为,基于所述传输服务APP输入ID信息,所述ID信息用于被所述传输服务端接收并校验,若校验成功,则完成认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所述ID信息与所述传输服务APP所在的移动终端的唯一序列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给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具体为,根据发送顺序先将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缓存在传输服务APP本地,然后根据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的协议要求,对所述外网移动数据中的应用数据逐条再进行打包,并推送至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的互联网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使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处理所述外网移动数据,具体为,以使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校验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的包头和包尾,并将校验成功的数据放入消息队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使所述外网移动数据被传输服务端获取,具体为,
用于使所述传输服务端从所述消息队列中取出所述外网移动数据,校验并获取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的信息后,根据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的登记注册信息,推送至与所述外网移动数据相对应的应用服务器。
9.一种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传输服务端获取内网移动数据并检验所述内网移动数据,而后发送给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以使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处理所述内网移动数据,而后用于使所述内网移动数据被传输服务APP获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传输服务端获取应用服务端发送的内网移动数据,并将所述内网移动数据缓存在本地,而后基于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的协议对所述内网移动数据进行打包,并将打包后的内网移动数据发送至消息队列,以使所述传输服务APP从所述消息队列接收所述内网移动数据,并在解压所述内网移动数据后发送给应用APP。
11.一种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服务APP、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和传输服务端;
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应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进行移动数据传输。
12.一种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服务APP、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统一平台和传输服务端;
所述铁路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应用权利要求9至10任一所述的铁路移动数据传输方法进行移动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信弘远(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信弘远(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0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对舌质舌苔进行分类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