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6601.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玮;丛新;夏子龙;匡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群砂质动床 模型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布置砂质动床;S2、在动床上需布置植被的区域布设预埋坑;S3、预制用于模拟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板;S4、在种植板上模拟种植挺水植物;S5、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种植板放置于预埋坑中;S6、向预埋坑中逐层填充回填砂,每填充一层回填砂后,对预埋坑中的回填砂进行注水、振捣操作,直至预埋坑填充高度与动床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含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实用的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水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海岸带仅占全球陆域面积的8%,却坐落着世界上2/3的大都市,世界7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风暴潮、波浪、潮流等海洋动力因素增强,对海岸带造成严重威胁。对海岸带保护的传统措施主要以防波堤为主,这类防护硬化海岸、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利用植被的生态护岸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引入植物不仅可以消浪,还可以减少岸坡冲刷、营造良好景观、形成适宜多种生物群落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例如在沙坝-潟湖-岸滩系统中种植芦苇等植物,可有效保护潟湖和岸滩,为潟湖内鱼、虾、贝等生物提供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因此,植被对海岸动力地貌演变的影响成为海岸带生态防护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物理模型实验可作为研究植被作用下海岸动力地貌演变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对定床水槽中植被消浪特性实验研究较丰富,但对含植被动床实验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如何使植被种植在动床上且能够准确研究床面冲淤变化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挺水植物群在砂质动床实验中的布置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布置砂质动床;
S2、在动床上需布置植被的区域布设预埋坑;
S3、预制用于模拟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板;
S4、在种植板上模拟种植挺水植物;
S5、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种植板放置于预埋坑中;
S6、向预埋坑中逐层填充回填砂,每填充一层回填砂后,对预埋坑中的回填砂进行注水、振捣操作,直至预埋坑填充高度与动床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砂质动床按照沙坝-潟湖-岸滩系统形态布置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预埋坑设置在砂质动床上模拟沙坝所在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的种植板上设有若干在模拟种植挺水植物时固定挺水植物的种植孔。
优选地,所述的种植孔为圆孔。
优选地,所述的种植孔按照行、列排序形成多行多列形式。
优选地,所述的种植板包括聚丙烯板。
优选地,在该方法中,采用圆形竹棒模拟挺水植物,将圆形竹棒固定在圆形种植孔中以模拟种植挺水植物。
优选地,逐层填充回填砂时每一层回填砂的高度为8~12cm。
优选地,步骤S6中注水、振捣操作同步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挺水植物群砂质动床模型布置方法能够将挺水植物固定在动床平面上,并保证砂体的密实性,为模拟含植被的物理模型动床实验提供一种有效、简单、实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分体式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配式构件的节能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