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过臭氧催化调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5765.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朱丽娜;徐晨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臭氧 催化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过臭氧催化调节方法,所述过臭氧催化采用同时投加臭氧与过氧化氢处理污水,采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仪检测所述被臭氧处理的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所述过氧化氢的投加量,避免所述臭氧和所述过氧化氢均投加过量的情况发生,对比于传统的,根据ORP实时投加,未能自分解的臭氧与双氧水结合生成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无选择性的降解水中的污染物,以ORP值为投加标准的方式不存在臭氧过量情况,并且双氧水少量多次的投加方式下,相比一次大量投加及分段投加,取样时水中不会存在过量的双氧水,不会对COD的检测构成影响,且太阳能ORP测定仪一次布置后使用寿命较长也不会产生运行开支,后期维护费用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过臭氧催化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氧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可以使经其处理的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有机及微量污染物向水生环境的释放量降至最低。臭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直接途径,即污染物被臭氧分子直接氧化降解;一是间接途径,即污染物被臭氧分解过程中生成的·OH氧化降解。
当目标污染水质中存在与臭氧难反应的物质时,使用H2O2的异位催化臭氧氧化过程(过臭氧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总臭氧投加量,促进臭氧的间接氧化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无选择性降解水中污染物,微纳米气泡的引入促进了臭氧从气相至液相的传质作用。臭氧与过氧化氢的组合工艺也被称为“过臭氧过程”,其反应方程式见式(1):
2O3+H2O2→2·OH+3O2 (1)
但据不完全统计,·OH的产率只有此计量式的1/2,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要修正投加药剂的剂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经济实惠的调节污水处理过程中臭氧氧化剂投加量并提高H2O2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及整体方法的经济性的一种污水处理过臭氧催化调节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过臭氧催化调节方法,所述过臭氧催化采用持续投加臭氧并间隔投加过氧化氢处理污水,所述臭氧的投加量为按照1gCODcr于整个过臭氧催化调节过程中持续投加0.5g~3g臭氧,采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仪检测所述被臭氧处理的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而调节所述过氧化氢的投加量,针对所述污水的水质不同,持续投加臭氧过程中ORP值突增,此时投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的量根据所投加的所述臭氧的总量来确定,确定了所述臭氧的投加量后根据方程式2O3+H2O2=2·OH+3O2中所述臭氧与所述过氧化氢的投加量为2:1的摩尔比,计算出所需要的所述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再根据所述过臭氧催化反应时间,计算出最终所需要的过氧化氢的投加量,避免所述臭氧和所述过氧化氢均投加过量的情况发生,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仪的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探针设置于所述污水中,按照1gCODcr投加0.5g~3g臭氧,采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仪检测所述被臭氧处理的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
2)使所述污水没过所述探针接触部位,待其数值稳定后,读取所述污水的水质初始ORP值;
3)当所述探针读取的ORP值达到最高点时,所述臭氧添加过量;
4)当所述探针读取的ORP值达到开始出现平缓曲线时,所述污水中的臭氧饱和,添加多余的所述臭氧溢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