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应用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5646.1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樱拓(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C12Q1/686;C12Q1/24;C12Q1/04;C12M1/36;C12M1/34;C12M1/26;C12M1/00;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杨孟娟 |
| 地址: | 2002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检测 微生物 方法 应用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应用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于上述反应管中加入反应液;对上述反应管内反应物进行自动检测;输出检测结果。上述方法在气体检测、液体检测以及固体检测中的应用。该装置包括:自动移液单元,用于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自动加液单元,用于向上述反应管加入反应液;自动检测单元,用于对反应管内反应物的自动检测;自动输出单元,基于上述自动检测数据输出检测结果。本申请可实现样品从采样至检测的自动化过程,整个检测过程时间短,可将检测变为近乎实时的监测,可适用于常规以及应急场景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微生物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应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空气等样品进行手动采样多采用撞击法、自然沉降法、使用机械或电动工具采集和富集待检空气,然后手动保存或富集为样品至试管等容器,并拿到实验室进行灭菌以及微生物的检测过程,但是现有技术多依赖于人员参与手动完成,人员在现场面临生物污染风险,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总耗时长,达数小时到一天甚至更长,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一些应急场景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应用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包括:
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
于上述反应管中加入反应液;
对上述反应管内反应物进行自动检测;
输出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采集样品至采样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打开所述采样器的盖子;自动盖合所述采样器的盖子。其中,可通过控制所述采样器本体与盖子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采样器本体与盖子的开启或闭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自动采集样品至采样器中,还包括:自动采集样品并进行富集后保存至所述采样器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采样器中样品的致病微生物进行灭活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将各个反应位点的废弃物进行自动清理和收集处理。其中,自动清理并收集各个反应位点的废弃物(如采样器、反应管或盖子等耗材),为继续下一轮反应留出空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中,还包括:自动打开所述反应管的盖子,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后,自动盖合所述反应管的盖子。其中,可通过控制所述反应管本体与盖子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反应管本体与盖子的开启或闭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对上述反应管内反应物进行自动检测中,还包括:对所述反应物进行核酸检测。
进一步地,当第一轮检测完成后自动进入下一轮进行自动检测,可连续进行实时检测。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核酸检测中包括:采用核酸扩增仪进行核酸检测。
在上述的输出检测结果中,还包括:当输出的检测结果为异常结果时,输出报警信号。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上述的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在气体检测、液体检测以及固体检测中的应用。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检测微生物的装置,包括:
自动移液单元,用于向采样器中取液或移液至反应管;
自动加液单元,用于向上述反应管中加入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樱拓(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樱拓(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TIG的送丝方法与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长寿命除草刀片的表面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