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5592.9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看见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卫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供暖 控制中心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该控制中心包括:用户端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采集设备获取到用户端的实时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包括室内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区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结合所述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指令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暖控制策略,向用户端控制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用户端控制设备能进行精准的供暖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根据用户端的实时数据,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后下发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智能供暖控制、而且能达到精确控制的同时实现快速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冬季气温比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室内常常需要采用一定的供暖措施来抵御寒冷。最经济的方式是通过各地区的供暖公司建立全地区的暖气管道网络,将锅炉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暖气管道输送到该地区的家家户户的房间内的散热器,散热器散出热量,提升室内温度,蒸汽或热水然后再流回锅炉重新加热、循环。
因此,这种供暖方式是集中式的,即在同一区域中不同家庭供暖时间统一、供暖温度统一、供暖的价格统一。即使用户家里长时间无人或某个房间长时间无人也无法关闭,当本区域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供暖的温度也不会随之变化,可见,这种集中式供暖存在无法个性化控制的缺点,既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用户费用的浪费,也会导致用户的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端采集设备获取到用户端的实时数据,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后下发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智能供暖控制、而且能达到精确控制的同时实现快速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包括:用户端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采集设备获取到用户端的实时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包括室内环境信息和人员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区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结合所述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指令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暖控制策略,向用户端控制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用户端控制设备能进行精准的供暖调节。
在本技术方案中,策略制定模块根据用户端的实时数据,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后给用户端下发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智能供暖控制,而且在精确控制的同时能快速的进行控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室内环境信息包括用户端室内的温度、湿度、暖气压力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所述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具体包括:所述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端室内的温度、湿度、暖气压力和人员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
在本技术方案中,定义了室内环境信息的范围至少包括温度、湿度或暖气压力等表征室内环境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其中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组合来生成供暖控制策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人员信息包括用户室内人员的特征、分布情况、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所述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数据,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具体包括:所述策略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室内人员的特征、分布情况、活动情况、室内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结合区域环境变化信息,生成供暖控制策略。
在本技术方案中,定义了人员信息的范围至少包括室内成员的特征、分布情况或者活动情况等表征室内人员的规律或特征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其中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组合来生成供暖控制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看见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看见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