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5406.1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荣;汤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 地址: | 247126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式 会议 平板 组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及使用方法,涉及会议平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移动组件;两支撑移动组件之间装设有一转向组件;转向组件设置于支撑移位组件的上方;转向组件上竖直装设有一会议平板本体;通过支撑移动组件对会议平板本体进行支撑及移动,并可利用转向组件对会议平板本体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向。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会议平板的使用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会议平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会议平板是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视、广告机、音响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其具备书写、批注、同步交互、多媒体、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融合高清显示、人机交互、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常用于政企会议室、媒体演播厅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地方。现有技术中的会议平板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不能够对会议平板进行调节,而且会议平板功能也比较单一,不方便使用。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及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及使用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移动组件;两所述支撑移动组件之间装设有一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设置于支撑移位组件的上方;所述转向组件上竖直装设有一会议平板本体;通过所述支撑移动组件对会议平板本体进行支撑及移动,并可利用所述转向组件对会议平板本体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移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装设有一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外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装设有一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转动装设有一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水平架设于两支撑移动组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柱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对水平设置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滑块;两所述滑块之间通过一导向轨相连接;所述导向轨与滑块滑动配合;所述导向轨的上表面与会议平板本体底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移动组件上装设有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支撑移动组件进行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具有空腔结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穿插于支撑柱的空腔结构内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出支撑柱的空腔结构并贯穿延伸至承载座的下方,且连接有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面沿环形方向转动连接有多个与延伸杆相对应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相对两侧面均转动连接有一第三传动杆;两所述第三传动杆朝向相同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同一支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开设有一与其空腔结构相连通的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支撑柱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导槽与第三导槽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分别与第一导槽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之间形成一导向结构;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径向固定有一与导向结构相对应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滑动穿插于导向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座为一下部为敞口结构的圆柱盒体;所述活动块可移入承载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杆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与第二传动杆相对应的容纳槽;当所述活动块移入承载座内时,所述第二传动杆移入容纳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一防滑结构。
一种基于移动式的会议平板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