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35391.9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一平;邓春雨;胡国华;孙彧;黄磊;恽斌峰;张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126 | 分类号: | G02B6/126;G02B6/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noi 材料 制备 小型化 宽带 偏振 分束器 | ||
1.一种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基底、LiNO3波导和二氧化硅包层;
所述LiNO3波导包括输入波导(1)、第一亚波长光栅(3)、第二亚波长光栅(7)、第一拉锥(2)、第二拉锥(4)、S型弯曲波导(5)、连接波导(8)、第一输出波导(6)和第二输出波导(9),其中所述第一拉锥(2)、所述第一亚波长光栅(3)、所述第二拉锥(4)、所述S型弯曲波导(5)和所述第一输出波导(6)依次相连接,且光由所述输入波导(1)输入并从所述第一输出波导(6)或所述第二输出波导(9)输出;
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通过所述连接波导(8)与所述第二输出波导(9)相连接,且所述第一亚波长光栅(3)内TM模式有效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内TM模式有效折射率一致,所述第一亚波长光栅(3)内TE模式有效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内TE模式有效折射率不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锥(2)的长度相较所述第二拉锥(4)更长,其中所述第一拉锥(2)用于减小传输损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弯曲波导(5)包括两段圆弧结构波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光栅(3)的宽度能够随传输距离线性渐变,从而实现与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绝热耦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光栅(3)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的周期和占空比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锥(2)和第二拉锥(4)均由宽度渐变的亚波长光栅和三角形波导组合形成,能够减少模式变化引入的损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LNOI材料制备的小型化宽带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波导(8)包括五段弯曲波导,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亚波长光栅(7)与所述第二输出波导(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3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带球囊扩张的多腔道电子肛肠镜
- 下一篇:乳酸催化制备丙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