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及组织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4651.0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予;王晟;韦建宇;金鸿雁;沈正华;冷德嵘;李常青;张凯;孙贝贝;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江陵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牵引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及组织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组织牵引装置包括外管组件、夹座、夹体和拉索组件。夹座连接在外管组件的远端,夹体用于夹持组织,且夹体可活动地与夹座配合。夹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夹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拉索组件穿设外管组件,且拉索组件的远端与夹体连接,以通过拉索组件操纵夹体。在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时,外管组件与夹座保持连接,如此使用时可通过操作延伸至体外的外管组件的近端实现对体内的夹体的推拉,进而实现对组织的牵引,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及组织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指在内镜下运用改良的针刀直接从黏膜下层对黏膜进行剥离,由黏膜切除术EMR(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演进而来。ESD和EMR都实现了用一根普通单通道内镜对病变进行切除,然而EMR具有不能整块切除较大块的病变,取出的碎块状标本难以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肿瘤分期不明确,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的缺点。而ESD因其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好,使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切除的适应症扩大,逐步成为广为接受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
然而ESD较EMR存在操作时间长、风险大、操作难的问题,同时EMR术中很少出血,但在ESD操作过程中,稍不留意,视野就会被血液覆盖,要不断地止血和冲洗视野。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各种内镜辅助牵引技术应运而生,例如牙线牵引,然而牙线牵引存在损伤组织的可能,同时牙线牵引难以精确抓取组织,只能牵拉不能推送,改善手术视野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精确抓取组织、改善手术视野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精确抓取组织、改善手术视野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其包括外管组件;夹座,所述夹座连接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夹体,所述夹体用于夹持组织,且所述夹体可活动地与所述夹座配合;所述夹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夹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所述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以及拉索组件,所述拉索组件穿设所述外管组件,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夹体连接,以通过所述拉索组件操纵所述夹体;其中,所述外管组件用于在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下,与所述夹座保持连接,以操纵所述夹体牵引所述组织。
可选地,所述组织牵引装置还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拉索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以当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相对滑动时,所述拉索组件相对所述外管组件活动。
可选地,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
或者,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螺接;
或者,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设置有易断部,所述易断部用于断开以使所述外管组件与所述第一手柄脱离。
可选地,所述外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管、连接管和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近端,且所述固定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以形成所述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槽连通的槽道,所述连接管容纳于所述槽道,且所述连接管的远端延伸至所述槽道外,以与所述弹簧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弹簧管的远端与所述夹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