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苗容器及郁香野茉莉的播种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3841.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美;张柏玉;陈方明;江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楠林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17/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容器 郁香野 茉莉 播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苗容器及郁香野茉莉的播种育苗方法,所述育苗容器由无纺布制得,包括侧部和可拆卸的底部;所述侧部中安装有电热丝并使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能够有效保证郁香野茉莉育苗过程中恒温恒湿的条件。本发明提供的育苗器提高了郁香野茉莉种子的发芽率,整齐度,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节约了种子,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容器和育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育苗容器和郁香野茉莉的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郁香野茉莉(Styraxodoratissimus),又名芬芳安息香、郁香安息香,为安息香科(Styracaceae)安息香属(Styrax),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8m。产长江以南各地,多生于阴湿山谷、山坡疏林中。木材坚硬,可作建筑,船舶、车辆和家具等用材;种子油供制肥皂和机械润滑油。花白色,香味浓郁,可植于庭院观赏,也是未来值得开发的一种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郁香野茉莉的种子采集宜在每年的10月中旬,采集后将果实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开,让其自然荫干开裂,稍加搓揉便可抖出种子,未裂开的果实可手工剥取。郁香野茉莉种子有生理后熟和休眠现象,种子萌发不整齐,有些种子几年内都不发芽,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近年来,郁香野茉莉产业发展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其研究与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尽管如此,我国的郁香野茉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育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郁香野茉莉主要采取大田直播育苗方式,出苗率、整齐度及出圃移栽均受到影响。同时,传统大田播种育苗方式还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不利于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容器及郁香野茉莉的播种育苗方法,提高了郁香野茉莉种子的发芽率,整齐度,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节约了种子,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郁香野茉莉的育苗容器,一种郁香野茉莉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容器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能从侧部拆卸下来,所述侧部的内部环绕有至少一根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一端分别与可控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并联,所述侧部的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可控切换开关控制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的触点。
具体的,所述侧部开有一小孔,所述小孔用于插入检测装置的探针。
具体的,所述育苗容器的所述侧部和/或所述底部采用生物降解性无纺布制得,所述底部采用的无纺布密度为20g/m2至40g/m2,垂直渗透系数为10cm/s至6cm/s,所述侧部采用的无纺布密度为100g/m2至200g/m2,垂直渗透系数为5cm/s至1cm/s。
具体的,所述育苗容器的上口径为8cm至12cm,高度为10cm至15cm。
具体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电流控制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温度,并将得到的第二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器中开关的占空比,从而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所述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切换开关与电热丝串联的串联电路并联。
具体的,所述电流控制器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信号进行加和平均后与第二温度信号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三温度信号,所述电流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占空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郁香野茉莉的播种育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每年10月中旬前后,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成灰褐色时,进行种子采集;
2)种子贮藏,将采集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摊放阴凉处至种外皮收干,贮藏于0℃~5℃条件下;
3)种子预处理,在播种之前的2~3个月内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和层积催芽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楠林园艺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楠林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