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3156.8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尹泽轩;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晶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32 | 分类号: | C03C17/32;C03C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肖小龙;李琼芳 |
| 地址: | 4124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lcd 玻璃 净化 加热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输送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有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靠近所述箱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输送装置由箱体底部向箱体顶部循环旋转;所述输送装置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升温区和降温区;箱体侧壁内壁设有温度区间隔板,所述箱体外部设有风机。本发明的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在使用时,LCD玻璃的加热无需多次升温降温操作,可以实现LCD玻璃固化操作的智能化保证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不必将箱体内的热气放出即可达到降温效果,有效节省了能源,增加了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更加精准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CD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LCD玻璃生产过程中,PI固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生产工序。现有的LCD玻璃PI固化烤箱设置有多个平行放置LCD玻璃的工位,在烤箱的内壁设置风机实现烤箱内的热量循环,加热时,先将需要PI固化的一批LCD玻璃通过箱门处进入,放置在烤箱中,然后将箱门关闭,通过电阻丝加热烤箱内部,先升温由20℃升温至120℃,保温一定时间,再升温至180℃,保温一定时间,再升温至270℃。PI固化完成后,需要将烤箱温度阶段性下降,通过排风管将热气排出烤箱外,待烤箱内部温度达到接近室温,打开箱门,取出LCD玻璃。
此种操作批次间烤箱需要反复升温降温,浪费了大量的热能,极大浪费了生产资源,并且固化需要多次升温降温,周期也较长,需要人工操作。
经检索,暂未发现有效节能,并且无需人工操作,适用于LCD玻璃净化的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通过对箱体内部设置输送装置,将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固定LCD玻璃的安装结构,输送装置由箱体底部向箱体顶部循环旋转;本装置的设置能有效将空间循环利用起来,并且通过输送带可以将整个LCD玻璃从低温区传送到高温区,只要控制输送装置的速度就可以控制LCD玻璃的在加热装置中的停留时间,更加精确;同时输送带将箱体内部分成升温区和降温区,在进料口一侧形成对LCD玻璃的升温区,在出料口一侧形成LCD玻璃的降温区,科学利用了输送装置循环运转的特性,使整个LCD玻璃加热过程有序可控进行;为了节省能源将降温区的热量通过风机的风管传导至升温区,不但能有效降温,而且还有效利用了多余的热量,使热量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可以与上下工序形成流水线,节省人工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节能LCD玻璃净化加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输送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有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靠近所述箱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安装结构,其被设置为固定LCD玻璃;所述输送装置由箱体底部向箱体顶部循环旋转;所述输送装置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升温区和降温区;
所述箱体侧壁内壁设有温度区间隔板,所述箱体外部设有风机,其被设置为将箱体内部进行热交换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周向设置多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内。将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相应设置独立的加热器,能有效控制各个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链轮及设置在两链轮外部的链条;链轮通过电机带动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装置为插槽结构,均匀设置于链条上与链条垂直设置。本发明中的插槽结构即为插入在链条上的相互平行设置的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结构可以放在一片LCD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结构包括两侧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长度小于LCD玻璃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感应开关,其被设置为感应LCD玻璃的位置,控制链轮的电机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晶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晶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