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3034.9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唯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扩散 焊接 复合 硬质合金 挤压 丝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解决了整体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易崩易断、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材料为硬质合金,所述刀柄材料为钢,所述刀头与刀柄通过扩散焊接同轴线焊接。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高、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
背景技术
挤压丝锥是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原理而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新型螺纹刀具,挤压丝锥挤压内螺纹是无屑加工工艺,具有精度高、光洁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这种丝锥较一般的挤压丝锥:挤压力下降6%-30%、挤压螺纹表面粗糙度更低、挤压速度更高、寿命更长等优点。
常见的挤压丝锥普遍是通过普通高速钢制成,随着各种新兴材料的兴起,一种整体式硬质合金挤压丝锥随之问世,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挤压丝锥的使用频率有增无减,这使得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市场日渐扩大,由于整体式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具有很高的抗振性,在加工产品过程中易被折断崩齿,即在使用寿命上却始终未得到突破,故如何提高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使用寿命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扩散焊焊接的复合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材料为硬质合金,所述刀柄材料为钢,所述刀头与刀柄通过扩散焊接同轴线连接。
在长期的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总是发生崩断,而发生这一崩断现象的原因则是由于硬质合金的抗振性极差,这也意味着若要保证硬质合金的使用寿命,那么对于机床及夹头的精度的要求还需提高,特别是机床主轴的同心度、主轴与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同轴度、主轴与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及底孔的同轴度,这不仅需要高精度的零件加工技术、机床装配技术,还需要加工人员高超的装夹技术,亦或者配备硬质合金挤压丝锥专用机床,前述两种方法成本非常高昂,且随着机床寿命的消耗,精度也随之受到影响,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崩断无可避免,从前述的使用现状来看,对于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寿命的提高还应从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本身着手,即使硬质合金挤压丝锥适应机床从而提升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使用寿命。
在本行业内,不乏有先行者提出了组合式的硬质合金丝锥,通过将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刀头与刀柄连接,刀柄选用抗振性良好的材料,从而使硬质合金挤压丝锥能够适应机床精度较低的问题,而刀头与刀柄的连接采用端齿并通过螺纹连接或中间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然而这类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却引入了新的问题,即一方面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得不到保障,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本身的精度降低,另一方面对于刀头与刀柄的连接精度要求非常高,虽然解决了机床精度的影响,但新的问题间接的又使寿命降低,即螺钉或中间连接件很容易发生松动而使挤压丝锥失效。
而在本发明中,刀头与刀柄通过扩散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扩散焊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使待焊表面相互接触,通过微观塑性变形或通过在待焊表面上产生的微量液相而扩大待焊表面的物理接触,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原子相互扩散来实现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使得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基本接近甚至超过材料强度,从而保证本发明中的硬质合金挤压丝锥在工作时不会发生刀头与刀柄的分离;本发明中的刀头与刀柄通过扩散焊的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组合式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本发明不存在刀头与刀柄在连接处发生松脱而分离的情况,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整体式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材质的刀柄与刀头组合来克服整体式硬质合金挤压丝锥抗振性较高的缺点,从而使得本发明适用于精度更低的机床,即硬质合金挤压丝锥的使用成本间接降低,并且本发明在材质的使用上,硬质合金仅仅用于刀头,而刀柄采用了成本较低的钢材,使得本发明的制造成本更低,特别是在批量生产的环境下效果尤为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唯,未经杨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