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2764.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粼 |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10/60;G06K17/00;A61B5/15;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6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医用 智能 抽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涉及智能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单元,用于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注册单元,用于就诊者注册,注册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识别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本系统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历史就诊数据判断出婴幼儿在针扎抽血时是否会哭闹,并且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提高了医院抽血的整体效率,避免了对不哭闹的婴幼儿采用防哭闹手段,节约了医疗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系统的健全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健康检查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
而其中抽血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抽血一般指采静脉血,通过对血液进行检测能够进行多项健康检查,而婴幼儿抽血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难题,由于婴幼儿在抽血的过程中容易哭闹和不配合,导致婴幼儿抽血难度较大,抽血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解决婴幼儿抽血难的手段为:
(一)使用糖进行注意力分散,用糖一方面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另一方面在实际扎针的过程中无法降低扎针对婴幼儿的疼痛感,婴幼儿仍会哭闹;
(二)将婴幼儿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扎针,虽然手臂固定后能够保障抽血的正常进行,但是扎针的疼痛并没有减少,扎针后会可能使得部分婴幼儿挣扎,导致其固定的手臂受伤。
现有技术刁中为了防止婴幼儿抽血哭闹采用了各自措施进行解决,但是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婴幼儿在抽血时均会哭闹,若对所有的婴幼儿抽血时均采用相应的防止哭闹手段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整体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本系统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历史就诊数据判断出婴幼儿在针扎抽血时是否会哭闹,并且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提高了医院抽血的整体效率,避免了对不哭闹的婴幼儿采用防哭闹手段,节约了医疗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
注册单元,用于就诊者注册,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识别就诊者的就诊码,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
第一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操作,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第二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其中,若本系统基于历史医疗数据判断出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不哭闹,则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和针头直接针扎进行抽血的操作;若历史就诊数据表明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会哭闹,则可以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抽血单元进行抽血,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对就诊者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按摩能够减缓针扎痛感,预扎能够让就诊者适应针扎,减少针扎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能够让婴幼儿逐渐适应扎针的过程避免突然扎针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进而能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粼,未经赵玉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档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锁紧结构的腔镜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