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2563.7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麦嘉敏;吴思思;刘敏超;汪涛;郭琳;李玉瑛;黄翠;朱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7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污水 有机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所述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有机微污染物的水样中加入氯胺,调节pH值为6‑8,得到混合液;(2)向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碳化钛,并进行太阳光照射处理,同时进行搅拌,过滤,得到处理后的水样。本发明提供的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氧化剂用量少以及反应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胺,能减少有毒有害副产物的产生,而且,由于其化学性质比氯稳定,成为传统氯的替代消毒剂应用于持续消毒处理中。然而,由于氯胺与有机物质的反应活性较低,在短时间内去除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单独使用氯胺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不佳,对许多有机微污染物起不到去除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氧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的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含有机微污染物的水样中加入氯胺,调节pH值为6-8,得到混合液;
(2)向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碳化钛,并进行太阳光照射处理,同时进行搅拌,过滤,得到处理后的水样。
本发明中的氯胺是一种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不易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不易引入二次污染。然而,由于其与有机物的反应活性较低,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微污染物。本发明利用碳化钛催化太阳光/氯胺体系,快速产生高效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自由基,从而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微污染物。碳化钛既不被光腐蚀,也不与氯胺反应,加入体系中能够催化反应,提高反应速度,减小接触时间。
本发明中,太阳光照射下,加入催化剂碳化钛使得氯胺快速产生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氯自由基进一步产生非选择的高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并与有机微污染物快速反应,大大提高去除污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
pH值这个范围与实际水体的pH值较符合,碱性条件下会抑制降解速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氯胺和有机微污染物的摩尔比为:氯胺:有机微污染物=5-100:1。
一般氧化剂与目标物的摩尔比为5-100:1,因为氧化剂的投加量得过量,保证体系中氧化剂能产生稳定量的自由基,使得目标物能与自由基充分反应。而优选范围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氧化剂浓度试验出能较好降解目标物的浓度范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氯胺和有机微污染物的摩尔比为:氯胺:有机微污染物=60-80:1,其中,氯胺的体积浓度为50-400μmol/L。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微污染物为磺胺吡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土霉素、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氟沙星、二氟沙星、思诺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异丙酚、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吉非贝齐、苯扎贝特、氯贝酸、双氯芬酸、卡马西平、美沙酮、布洛芬、环丙沙星;三氯生、水杨酸、雌二醇、雌酮、雌三醇、双酚A、双酚F、壬基酚、烷基酚、吡虫啉、敌敌畏、敌百虫、灭多威、草甘膦、毒死蜱、七氯、马拉硫磷、五氯酚、六六六、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林丹、滴滴涕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微污染物为磺胺吡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土霉素、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氟沙星、二氟沙星;三氯生、水杨酸、雌二醇、雌酮、雌三醇、双酚A、双酚F、壬基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碳化钛的投加量为5-15mg/L。投加量太小或太小没有催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