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2544.4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祚福;林海涛;赵心雨;李淋倍;尹波;毛修永;徐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65G47/42;B65G47/248;D01B7/04 |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谭连香 |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高速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桑蚕茧加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包括输送装置、风压装置、工业摄像机、缺陷蚕茧分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装置、风压装置、工业摄像机、缺陷蚕茧分离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风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侧上方且出风口朝向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工业摄像机和缺陷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导板组件,所述传送带具有下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导板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料口下方。本发明的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能够提高蚕茧的分选效率和识别精,防止蚕茧自转时弹起,避免蚕茧之间卡壳和易粘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桑蚕茧加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蚕茧缫丝加工的过程前,需要分筛完好的蚕茧和有缺陷的蚕茧。现有的蚕茧分选设备,在智能识别蚕茧缺陷特征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对于如何使蚕茧规律有序的接受识别还存在很大的可改进之处。当前设备使蚕茧有序接受相机识别是依靠机械固定的方法实现,且一次只能固定一粒蚕茧。使用此方法虽然能够大大提高相机识别的准确率,但是效率较低。底部悬浮式吹气选茧设备使用时需在圆筒内吹气,精确选蚕时一次只能吹一个蚕茧,选茧速度慢,传送带式选茧设备能够大批量的对蚕茧进行识别筛选,但一方面存在蚕茧运动轨迹不稳定,导致相机采样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拍到蚕茧的所有方位;另一方面其存在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蚕茧容易卡壳和蚕茧与蚕茧之间易粘结等缺陷。
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现有的蚕茧分选设备大都采用了直接使用装置控制蚕茧运动的方式。小规模分选时,机械固定蚕茧的设备采用四周稳定夹持的方法,能够做到在不伤害蚕茧的前提下,成功采样,但是一个一个夹持,并不符合工业化的发展。大规模分选时,传送带式选茧设备采用放置式底部弱夹持的方式,能够做到大规模传输,但是其底部采用塑料材料,蚕茧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转动蚕茧时,容易使蚕茧弹起或者直接脱出传送带。
因此,本发明根据蚕茧自身特点,发明了一种蚕茧输送装置来满足蚕茧的输送要求,同时使用一个相机完成蚕茧的全方位图像采集,并通过缺陷蚕茧分离装置的配合实现蚕茧的分选,防止蚕茧自转时弹起,避免蚕茧之间卡壳和易粘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一种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对蚕茧进行分选,以解决逐个对蚕茧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分拣的问题,能够防止蚕茧自转时弹起,避免蚕茧之间卡壳和易粘结,提高蚕茧的分选效率和识别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气压式高速选茧装置,包括输送装置、风压装置、工业摄像机、缺陷蚕茧分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装置、风压装置、工业摄像机、缺陷蚕茧分离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风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侧上方且出风口朝向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工业摄像机和缺陷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导板组件,所述传送带具有下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导板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料口下方;所述导板组件包括固定架和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导料板,所述固定架为矩形框,所述固定架贯穿于所述传送带,并且固定架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架上均匀固设有多个所述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传送带的上端面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包括相互连接的隔板和倾斜挡板;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倾斜挡板朝向风压装置一侧倾斜设置并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形成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压装置包括送风机,所述送风机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倾斜挡板的吹气喷头,所述吹气喷头输出气流并且气流方向垂直所述倾斜挡板,待分选蚕茧在传送带与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板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1.0cm,相邻两块导料板的间距为2.5-3.5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挡板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形成的夹角范围为25°-4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