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948.1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亮;崔向辉;宋士杰;李明;袁亚楠;刘俊勇;范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313/04 | 分类号: | C07C3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宝山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亚磺酸锌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即采用苯磺酰氯类化合物、亚硫酸钠、无机碱、锌盐在水中混合反应,一步法制备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收率高、品质好;在常规设备上即可进行,是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亚磺酸锌、对烷基苯亚磺酸锌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胶助剂,作为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活性剂。
目前,在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生产技术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路线:
CN 110642759 A,CN 110642760 A公开了一种苯亚磺酸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水为介质,无机碱作缚酸剂,使苯磺酰氯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向第一步反应液中加氯化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苯亚磺酸锌。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该方法第一步反应在强碱性环境下进行,苯磺酰氯极易发生水解导致收率偏低。
CN 111100044 B公开了一种将烃基磺酰氯加入亚硫酸钠、氧化锌和水的混合体系中,一锅法得到烃基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中,氧化锌既作为缚酸剂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又作为反应物为产物提供锌源,降低了无机盐副产物,但母液中剩余的锌离子需要进一步回收利用。
另一种文献报道的对甲苯亚磺酸锌制备方法,用锌粉在有机溶剂中还原对甲苯磺酰氯得到对甲苯亚磺酸锌。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过量的锌粉与产品难以分离,微量溶剂残留等因素均会影响产品品质。②该路线涉溶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工业生产中,面临着寻求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占用设备少,效率高,且产品收率高,不使用有机溶剂,从而避免安全问题和溶剂回收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下述方法1或方法2进行:
方法1:将亚硫酸钠、无机碱与锌盐在水中混合,再将苯磺酰氯类化合物缓慢加入,升温反应,得到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产物。
方法2:将亚硫酸钠、苯磺酰氯类化合物与锌盐在水中混合,再将无机碱缓慢加入,升温反应,得到苯亚磺酸锌类化合物产物。
方法1中,在混合过程中,无机碱和锌盐首先生成ZnO22-和高活性的Zn(OH)2微粒,体系碱性降低,使得整个反应在pH=7~8的体系中进行,有效的避免苯磺酰氯类化合物的水解。
方法2反应机理为:在混合过程中,亚硫酸钠和锌盐首先生成难溶的亚硫酸锌,有利于苯磺酰氯类化合物还原反应平稳进行;同时通过缓慢加入无机碱,整个反应在pH=6~7的体系下,还原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协同进行,有效避免了苯磺酰氯类化合物水解。
所述无机碱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所述锌盐是指氯化锌、硫酸锌。
所述苯磺酰氯类化合物是指苯磺酰氯和对烷基苯磺酰氯。
所述苯磺酰氯类化合物、亚硫酸钠、无机碱、锌盐的摩尔比为1.0:1.0~1.3:1.8~2.2:0.5~0.7。
所述方法1中将苯磺酰氯类化合物缓慢加入时体系温度控制在50~80℃。
所述方法2中将无机碱缓慢加入时体系温度控制在50~80℃。
所述升温反应是指在90~100℃下保持1~5h。
所述制备方法收率达到97%以上,HPLC纯度达98.5%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