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944.3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卢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黎明 |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4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往复 运动 结构 管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包括机壳、往复杆、电机、传动机构、供漆机构以及刷漆带,往复杆与刷漆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驱动轴、摆板组件,电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安装有小齿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小齿轮啮合传动的大齿轮,驱动轴还设有摆板组件,摆板组件的摇摆臂连接往复杆,供漆机构包括输漆泵、漆桶以及输漆管,出漆口用于将漆喷洒在刷漆带上,背架还设置有蓄电池,输漆泵与蓄电池电连接,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刷漆带通过往复运动将漆涂刷在管道上,使刷漆更加均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刷漆质量,减少高空刷漆的危险性,油漆不会以雾状扩散在空气中减少油漆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养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能够连续运输,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送达货物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气体、液体、流体的运输上,埋地管道和明装管道都需要进行刷油漆,在涂刷较长管道和较高管道时用毛刷涂刷油漆工作效率较慢,工作量较大,在后期维护明装管道时由于明装管道离地较高涂刷油漆比较困难,高空刷漆危险性高,当明装管道距离墙面较近时施工面狭窄,毛刷很难进入造成管道无法完全刷漆,且人工刷漆会导致刷漆不均匀的现象,刷漆质量较差,从而影响刷漆质量,喷涂刷漆装置在喷涂时会使油漆以雾状扩散在空气中,使现场作业人员吸入,危害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本发明的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使刷漆更加均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刷漆质量,减少高空刷漆的危险性,油漆不会以雾状扩散在空气中减少油漆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危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往复运动结构的管道刷漆装置,包括机壳、往复杆、电机、传动机构、供漆机构以及刷漆带,往复杆与刷漆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驱动轴、摆板组件,电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安装有小齿轮,驱动轴上设置有与小齿轮啮合传动的大齿轮,驱动轴还设有摆板组件,摆板组件的摇摆臂连接往复杆,电机启动时摆板组件以往复的方式来驱动往复杆,往复杆做往复运动,机壳容纳电机和传动机构,供漆机构包括输漆泵、漆桶以及输漆管,输漆泵与漆桶设置在背架上,输漆泵上设有进漆口与输漆口,输漆泵的进漆口通过吸漆管与漆桶连接,输漆泵的输漆口与输漆管连接,输漆管的出漆嘴连接柔性扁管,刷漆带设有容纳柔性扁管的容腔,容腔靠近往复杆的一端处设有穿置口,柔性扁管从穿置口处穿置在容腔内,柔性扁管上设有出漆口,出漆口用于将漆喷洒在刷漆带上,刷漆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在机壳上,刷漆带的中部缠绕管道,机壳上设置有维持刷漆带张紧度的涨紧杆,涨紧杆尾端固定在机壳上,涨紧杆的头部与管道相抵触,背架还设置有蓄电池,输漆泵与蓄电池电连接,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刷漆带通过往复运动将漆涂刷在管道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涨紧杆包括一级管、伸缩杆、伸缩弹簧及连接头,一级管套置在伸缩杆上,伸缩杆的前端穿过一级管前端面的通孔后伸出于一级管外,伸缩弹簧设置在一级管内,连接头与一级管后端螺接,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机壳上,伸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头前端面抵触连接,其另一端与伸缩杆后端面抵触连接,伸缩杆的头部设置有抵头,抵头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套设有滚轮,滚轮与管道外表面相抵,滚轮的端部与管道的表面配合,所述滚轮的外圆为凹圆弧形,抵头上的滚轮与管道相切。
上述的机壳前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扣,复位弹簧连接在连接扣上,连接扣设置有多个。
上述的柔性扁管包括进液件和扁管本体,进液件的一端为进液端,进液件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扁管本体的开口端连接,扁管本体的腔道被均分成多个漆道,每个漆道中部均匀分布有出漆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黎明,未经卢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