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及其上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1602.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燕;邵小群;马海军;王城;孙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27 | 分类号: | D06M15/227;D06M13/02;D06M13/127;D06B3/04;D06B15/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编织 线涂覆 溶液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及其上涂方法,溶液包括PE蜡片0.5‑2.0份、PE粉末5‑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5‑15份、十氢萘40‑60份、丙酮10‑30份、矿物油0.5‑2.0份。本发明使编织线产品性能优异,可用做钓鱼线,球拍线或乐器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及其上涂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线1是非极性的材料,编织线表面呈现化学惰性,染色性能差,且很难与其他树脂形成化学键合,耐磨性较差。编织线的复丝在多次摩擦后容易断裂、松散,从而导致使用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编织线工作性能优异的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及其上涂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其特征是: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分:
PE蜡片0.5-2.0份
PE粉末5-15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5-15份
十氢萘40-60份
丙酮10-30份
矿物油0.5-2.0份;
还包括色粉0.5~2份。
一种所述的用于编织线涂覆的溶液的上涂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编织线经过定位轮进入涂覆槽,三浸三压,通过加热口模90-100℃固化定型,再进入90-100℃烘箱进一步干燥,再经牵伸机的牵引收丝;口模模具内径的大小为牵引收丝后编织线的直径,口模模具的使用既控制了编织线的线径,又提高了其圆整度,口模模具加热的过程既能提高界面层的粘结性又能加快涂覆溶液的固化。涂覆速度为10 m/min-30 m/min;涂覆后编织线的直径范围为0.6mm-2.0mm。
本发明使编织线产品性能优异,可用做钓鱼线,球拍线或乐器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耐磨性评价方法:
将编织线穿过不锈钢环,一端在重力锤(2kg)的张力作用下与另一端呈直角,将水平方向的一端以固定速度往复移动,水平移动距离10mm,移动速度为V1=20 m/min。
实施例1:
涂覆溶液组成包括PE蜡片2质量份,PE粉末5质量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10质量份,十氢萘55质量份,丙酮20质量份,矿物油6.5质量份,蓝色色粉1.5质量份。编织线1经过定位轮进入涂覆槽,穿过口模进入烘箱干燥,口模模具内径为0.65mm,温度为90℃,烘箱温度90℃,接着通过牵伸辊的牵引在卷绕机上收丝,涂覆速度25 m/min,得到的编织线2的直径为0.64mm-0.66mm,与编织线1相比,强力提高120%,耐磨性增加200%,动摩擦系数减轻25%,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摩擦色牢度在3及以上。
实施例2:
涂覆溶液组成包括PE蜡片3质量份,PE粉末10质量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15质量份,十氢萘55质量份,丙酮10质量份,矿物油6质量份,荧光黄色粉1质量份。编织线1经过定位轮进入涂覆槽,穿过口模进入烘箱干燥,口模模具内径为0.70mm,温度为90℃,烘箱温度90℃,接着通过牵伸辊的牵引在卷绕机上收丝,涂覆速度18 m/min,得到的编织线2的直径为0.68mm-0.72mm,与编织线1相比,强力增加150%,耐磨性增加250%,动摩擦系数减轻28%,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摩擦色牢度在4及以上。
实施例3:
涂覆溶液组成包括PE蜡片3%,PE粉末15质量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10质量份,十氢萘55质量份,丙酮10质量份,矿物油6质量份,荧光黄色粉1质量份。编织线1经过定位轮进入涂覆槽,穿过口模进入烘箱干燥,口模模具内径为0.70mm,温度为90℃,烘箱温度90℃,接着通过牵伸辊的牵引在卷绕机上收丝,涂覆速度20 m/min,得到的编织线2的直径为0.68mm-0.72mm,与编织线1相比,强力增加130%,耐磨性增加230%,动摩擦系数减轻25%,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摩擦色牢度在4及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