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582.8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杨彬;敖贤;郭四评;张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索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G65/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15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降解 设备 投料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包括:称重料斗,设于投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该称重料斗靠近该进料口的一端固定有一转轴,该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地连接于投料仓;进料口门,设于该进料口处且为对开式推拉门,包括远离该称重料斗的大门及靠近该称重料斗的小门;联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该大门向远离该称重料斗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随该大门的移动带动该转轴转动的第一连杆、及随该转轴的转动带动该小门向靠近该称重料斗的方向移动的第二连杆,该驱动装置固定于该大门上,该第一连杆铰接于该大门和该转轴之间,该第二连杆铰接于该小门和该转轴之间。本发明采用联动设计,使得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多个动作,成本低,投料过程简单,运行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湿垃圾降解设备包括投料仓和降解仓,该投料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投料口以及与该降解仓连通的进料口。
参阅图8的流程1,传统湿垃圾降解设备的单次投料过程一般为:投料口门开启、人工投放垃圾至称重料斗、投料口门闭合、进料口门开启、称重料斗称重后倾倒、称重料斗复位、进料口门闭合。
传统湿垃圾降解设备的投料结构采用分体设计,对于投料口门的启闭、称重料斗的倾倒以及进料口门的启闭为分步单独动作,需要多个驱动元件,制造成本高,运行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该投料结构采用联动设计,使得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多个机构的配合动作,降低了制作成本,简化了投料过程,缩短了运行时间。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湿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投料仓和降解仓,所述投料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投料口以及与所述降解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投料结构包括:
称重料斗,设于所述投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所述称重料斗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固定有一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投料仓;
进料口门,设于所述进料口处且为对开式推拉门,所述进料口门包括远离所述称重料斗的大门以及靠近所述称重料斗的小门;
联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大门移动的驱动装置、随所述大门的移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连杆、以及随所述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小门移动的第二连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大门上,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大门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小门和所述转轴之间。
本发明通过采用对开式推拉门作为进料口门,能够更好的配合称重料斗的倾倒、并避免了在倾倒时对称重料斗的遮挡,使称重料斗能够将其内部的垃圾完全倾倒;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进料口门和称重料斗,使得仅需要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进料口和称重料斗的配合动作,保证了各动作的同步性,简化了投料过程,缩短了运行时间,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发明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摆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摆臂枢接的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末端与所述大门枢接,所述第二摆臂的末端与所述转轴固接;
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三摆臂以及与所述第三摆臂枢接的第四摆臂,所述第三摆臂的末端与所述小门枢接,所述第四摆臂的末端与所述转轴固接。
本发明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设于所述称重料斗的两侧。
本发明湿垃圾降解设备投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对设于所述称重料斗的两侧;
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设于所述称重料斗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相对外侧或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称重料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索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索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