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520.7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刘加力;王勇坚;郭静;施雅儒;黄丹;王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C1/06;A01G24/12;A01G24/20;A01G24/10;A01G24/30;A01G24/35;A01G24/28;A01G24/15;A01G24/25;C09K17/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楚思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2 | 代理人: | 李果 |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地区 化生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修复客土、石漠化土地整理、喷播修复客土和定期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客土包括生态修复土壤基质、促根保墒基质、抗寒抗旱基质和保温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土壤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煤矸石200-300份、煤矿剥离土150-250份、有机废弃物堆肥物600-900份和土壤改良剂50-75份,煤矸石取自于当地矿山上的碎石,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微生物菌剂30-40份、无机肥30-40份、保水剂80-100份、膨润土60-80份、聚天冬氨酸10-20份和腐殖酸钾30-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土壤基质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煤矸石和煤矿剥离土进行碾压粉碎,将煤矸石和煤矿剥离土的粉末与抗逆性植物种子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不断加入土壤改良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根保墒基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施工土壤15-25%、硅藻土10-15%、高分子聚合物5-10%、有机废弃物堆肥20-30%、矿物肥10-15%、泥炭土5-10%、蛭石5-10%、化学合成复合肥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寒抗旱基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施工土壤20-30%、泥炭土10-20%、椰糠10-20%、高分子聚合物10-15%、蛭石10-15%、植物种子0.5-1%、膨润土10-15%和化学合成复合肥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基质包括多孔无纺布和植物纤维网,在适当的坡度及高度土地上挂网,多孔无纺布位于最外层,由重量为200-250克/平方米无纺布制成,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1.5cm的圆孔,圆孔间距是3-5cm;植物纤维网由椰丝纤维、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播修复客土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坡面改良基质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整理后的裸露石漠化土地表面,厚度为6-10cm;
S2:在坡面改良基质喷播完成15-20h后,再将促根保墒基质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表面,厚度为10-13cm;
S3:在促根保墒基质喷播完成15-20h后,再将抗寒抗旱基质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表面,厚度为8-12cm;
S4:抗寒抗旱基质喷播完成后,再将温度调控层的原材料制备好,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每10平方米4-6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养护的时间为6-8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5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