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单车库设备及存取方法与运行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1176.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毛健民;蓝家海;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42;B62H3/12;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黄洁玲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车库 设备 存取 方法 运行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库设备及存取方法与运行管理方法,该共享单车库,用于升降存取若干单车,包括托臂,所述托臂用于在升降过程中托住单车;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用于平移单车使已就位的所述托臂插入或抽离单车车身;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托臂上升或下降;和主体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撑中。本发明采用结构精简的托臂来完成将单车向高处停放的任务,不需要体积相对较大且耗材更多的若干停车板来承载旨在悬停空中的单车,既能提供空间利用率又能降低施工难度;采用平移单车的方式来与托臂配合,使得共享单车的自动化存取成为可能,为实现自动化无人运行管理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共享单车库设备及存取方法与运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交通任务,为市民提供可异地还车的自行车租赁服务,破解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地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1965年(也有文献称196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期望供人们长期免费使用,称为“白色自行车计划”。与倡议者的初衷相反,几天之内,所有的自行车都丢失或破坏殆尽,计划彻底失败。然而,这次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后来哥本哈根、里昂、巴黎、美国等以及国内杭州、天津、武汉和无锡等地也陆续将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
在中国,公共自行车市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7~2010年为第一阶段,由国外兴起的公共自行车模式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管理,多为有桩单车;2010~2014年为第二阶段,专门经营自行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但公共自行车仍以有桩单车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单车。
尽管无桩单车相比有桩单车给市民带来了诸多便捷,借还车方便,尤其是还车,随地锁上单车即可,但是也助长了市民违法停放的歪风,很多城市的人行道、机动车出入口、各建筑物出入口等的交通大受影响,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占为己有或恶意破坏的现象。另外,无论是有桩单车还是无桩单车都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造成交通拥挤。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用于停放共享单车的立体车库,诸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60403A公开的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68474A公开的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存放的智能立体车库、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45029A公开的一种新型公共自行车立体车库系统,但是这些立体车库普遍结构复杂、危险系数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此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公开号为CN108678448A、名为一种共享单车运行管理方法及其停车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该方案通过设置在基坑中的停车设备予以实现,解决了单车停放占地面广、有桩还车不便与无桩停车混乱的技术缺陷,但该方案需要挖设基坑,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难度,尤其是地下埋设有光缆或电缆的情况下,为此,有必要提供另一种能够解决有桩还车不便与无桩停车混乱矛盾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库设备及存取方法与运行管理方法,有效解决有桩还车不便与无桩停车混乱矛盾问题的同时大大降低施工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库设备,用于升降存取若干单车,包括
托臂,所述托臂用于在升降过程中托住单车;
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用于平移单车使已就位的所述托臂插入或抽离单车车身;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托臂上升或下降;和
主体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撑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