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9510.X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代颖军;江屈强;刘开伟;金小荀;钱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绝热 层滚压贴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包括底板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调距螺栓、滚压组件、限位调距螺栓、外包覆绝热层、发动机壳体和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底板组件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将带有外包覆绝热层的发动机壳体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上,滚压组件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本发明可将发动机壳体外表面与绝热层软片粘接界面内气体有效排除,并增加了接触力,使绝热层软片粘接牢靠,提高产品热防护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属于含能材料制备与装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贴片工艺主要为将经裁剪的软片用溶剂擦洗被粘表面,以除去粉尘、油污及氧化层,然后涂刷胶粘剂,同时在燃烧室壳体的被粘接部位也涂上胶粘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逐层的粘贴。
粘贴时注意接头处的衔接,并排除粘贴界面间的气泡,压实使粘接牢靠。由于采用手工涂覆,接头处易脱开,粘接后界面内存在气泡,且部分位置不能压实且粘接牢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实现绝热层软片接头处衔接良好、界面内气泡有效排除、绝热层软片压实且粘接牢靠。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包括底板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调距螺栓、滚压组件、限位调距螺栓、外包覆绝热层、发动机壳体和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
底板组件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将带有外包覆绝热层的发动机壳体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上,滚压组件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
第一限位支撑组件通过底板组件中后端孔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调距螺栓推动安装好滚压组件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向后移动,使滚压组件中的滚子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发动机壳体的外包覆绝热层接触,并在轴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
通过调节安装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或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的限位调距螺栓,使滚压组件中的滚子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发动机壳体的外包覆绝热层接触,并在过渡段及纵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
通过转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小套环上的手柄,使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旋转,并带动滚压组件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压组件与外包覆绝热层不断在周向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将外包覆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外表面之间的气体排除,增加外包覆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外表面粘接力,并使外包覆绝热层外表面平整,形成滚压贴片。
进一步的,底板组件中底部设有底板,作为装置台面;底板组件前后两端设有把手,用于装置移动;底板组件前端设有调距固定块,用调距螺栓进行调节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的距离;底板组件后端设有孔,用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的连接固定;底板组件左右两端设有滑轨,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组成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中底部设有底板A,用于与底板组件组成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两端设有立板A,立板上端设有U型开口,用于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快速安装与支撑;在立板A上端设有调距固定支耳A,用限位调距螺栓穿过调距固定支耳A中的螺纹通孔,固定支撑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调节其轴向距离;第一限位支撑组件后端两侧设有固定块A,用于与底板组件上开孔连接,使安装好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的第一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在开孔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9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