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28634.6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四祥;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料叠合;布料褶皱;定制鼻梁条: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出异形鼻梁条,所述异形鼻梁条包括:长条部和识别部,所述识别部固定于所述长条部的一端,所述识别部和所述长条部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的正反面;鼻梁条安装:将异形鼻梁条输送至主体部分上可被翻边包覆的位置;热压粘合处理;切断处理:沿第三加工体宽度方向的热压粘合处的中线位置切割,得到矩形状的口罩本体;耳带焊接:在得到的所述口罩本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焊接耳带。本申请制作出的口罩方便佩戴者通过手指的触感判断口罩的正反面,设计更加人性化,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无纺布口罩是口罩的一种。
目前市面上的无纺布口罩大多数为平面口罩,其核心结构包括耳带和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内外表面为无纺布,两层无纺布中间夹有熔喷布,口罩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内部夹设有长条形状的鼻梁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无纺布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但是对于一些有视力障碍的人群,不能很好地将口罩本体的正反面区分开,如果佩戴反了,不仅不利于佩戴者呼吸,而且口罩的防护效果也会大幅度受影响,故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常见口罩难以被有视力障碍的人群快速区分正反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口罩的生产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口罩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布料叠合:将熔喷布夹设于两层无纺布之间,使三者叠合在一起得到连续的长条状的布料条;
布料褶皱:将布料条的中部折叠形成多道褶皱,以得到第一加工体;
布料折边:沿第一加工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相中间折叠并形成翻边,两个翻边之间为主体部分,以得到第二加工体;
定制鼻梁条: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出异形鼻梁条,所述异形鼻梁条包括:长条部和识别部,所述识别部固定于所述长条部的一端,所述识别部和所述长条部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的正反面;
鼻梁条安装:将异形鼻梁条输送至主体部分上可被翻边包覆的位置;
热压粘合处理:将翻边的长度方向两侧热压粘合于主体部分以将所述异形鼻梁条夹在中间,同时沿第二加工体宽度方向的均匀间隔式热压粘合,以得到第三加工体;
切断处理:沿第三加工体宽度方向的热压粘合处的中线位置切割,得到矩形状的口罩本体;
耳带焊接:在得到的所述口罩本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焊接耳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制作步骤少,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有视力障碍的佩戴者在佩戴该方法制作出的口罩之前,可以先通过手指触摸异形鼻梁条,确保异形鼻梁条位于口罩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再通过手指去触摸长条部和识别部,以寻找识别部相对于长条部所在的位置,如果长条部和识别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与预先知道的,例如售卖人员可以提前告知佩戴者:识别部位于长条部左边或者右边时,即上述的“唯一的位置关系”,该口罩本体刚好正面朝外,可以直接佩戴。对于有视力障碍人群来说,以长条部的位置为参考点,通过识别部的位置就能判断口罩本体的正反面,有效避免该人群把口罩本体戴反的情况,呼吸更加顺畅,防护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识别部的最大宽度是所述长条部宽度的1.5-3倍,所述长条部的长度是所述识别部的最大长度的6-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陶瓷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乡点对点人货运输智能匹配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