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直伞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7569.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凌申研;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玮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6 | 分类号: | A45B25/06;A45B25/02;A4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直伞,在完全撑开伞面时,因下巢与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高于长骨和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此时若要合拢伞面,需要对下巢施加向下的力以驱使长骨形变,从而实现下巢向下移动以收拢伞面,而在下巢不受外力时,能够保持完全撑开伞面的状态;在完全收拢伞面时,因第一连接座弹性抵紧在第一凹槽的底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凹槽的接触点到中棒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座与下巢的铰接点到中棒的距离,此时需要用于向上推动下巢,使得下巢发生塑性形变后才能使得第一连接座转动,以保证能够保持完全收拢伞面的状态;最终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直伞。
背景技术
常规伞具的上巢固定在中棒的顶端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在伞具受到强风大雨时,伞面的风阻力非常大,容易使伞骨及中棒产生扭转,甚至使伞骨或中棒被折断;同时在伞具的伞面碰到障碍物、行人时,伞面、伞骨在扭力作用下而容易折损,且容易伤害到行人。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480234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5月2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旋转伞面的伞具结构,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骨支架和伞面,上巢固定在中棒的顶端,下巢滑动套接在中棒外围,多个伞骨支架连接在上巢与下巢之间,伞面覆盖并固定在伞骨支架上,中部上端与上巢之间连接有可使得中棒与上巢产生相对旋转的旋转装置。
具有旋转功能的伞具结构大多如上述专利所述,但是伞具需要通过下巢内的弹簧的弹性伸缩以实现保持撑开和收拢状态,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直伞,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转直伞,包括中棒、转动连接在中棒顶端的上巢、滑动套接在中棒上的下巢、多个一端铰接在上巢上的长骨、多个一端铰接在下巢上且另一端铰接在长骨中部的支骨、覆盖设置在多个长骨上的伞面、设置在上巢上的伞尾、设置在中棒远离上巢一端的伞柄,当所述下巢向上滑动到与上巢相触碰的状态并且带动多个长骨、多个支骨完全撑开伞面时,所述下巢与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高于长骨和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所述下巢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下巢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支骨端部设置有嵌入在第一凹槽内且与下巢相铰接的第一连接座,当所述下巢向下滑动并且带动多个长骨、多个支骨完全收拢伞面时,所述第一连接座局部弹性抵紧在第一凹槽的底部以限制下巢滑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凹槽的接触点到中棒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座与下巢的铰接点到中棒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完全撑开伞面时,因下巢与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高于长骨和支骨的铰接点所在高度,此时若要合拢伞面,需要对下巢施加向下的力以驱使长骨形变,从而实现下巢向下移动以收拢伞面,而在下巢不受外力时,能够保持完全撑开伞面的状态;在完全收拢伞面时,因第一连接座弹性抵紧在第一凹槽的底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凹槽的接触点到中棒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座与下巢的铰接点到中棒的距离,此时需要用于向上推动下巢,使得下巢发生塑性形变后才能使得第一连接座转动,以保证能够保持完全收拢伞面的状态;最终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棒采用玻璃纤维管制成,所述中棒顶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与上巢转动连接,当所述下巢滑动到与旋转套相触碰的状态时,多个所述长骨、多个支骨完全撑开伞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中棒采用玻璃纤维管制成,玻璃纤维管具有横向强度高、表面光滑的有点,但是玻璃纤维管的内圈和外圈的同轴度存在偏差,因此在中棒顶端设置旋转套,使得旋转套与上巢转动连接,以保证旋转套与上巢转动过程中的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玮雨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玮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7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