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5742.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黎超丰;冯小龙;章新立;林渊杰;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1/4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玲华;洪珊珊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导体 封装 引线 框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电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微蚀槽,各微蚀槽内均填充有上述电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与微蚀槽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1.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为镍钯金电镀层或银电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为铜或铜合金材料制得。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贴膜:在基板的上下表面各贴附一层干膜;
(2)微蚀:通过曝光和显影去除基板上表面的部分干膜,露出基板上表面的局部区域;再对局部区域进行微蚀处理,在基板上形成微蚀槽;
(3)电镀:用电镀液处理基板,在裸露的微蚀槽内形成电镀层;
(4)蚀刻:再次贴干膜覆盖住电镀层,通过曝光和显影去除基板上下表面的部分干膜,露出待蚀刻区域;对基板进行蚀刻处理,得到具有蚀刻孔的框架本体;
(5)退膜:去除引线框架上下表面剩余的干膜,经清洗、干燥,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蚀处理为采用微蚀液喷淋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微蚀液的主要组分包括氯化铜、氯酸钠和盐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蚀液中Cu2+浓度为110~170g/L,H+浓度为1~3mol/L。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微蚀处理的温度为45~5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蚀液的喷淋压力为1~3k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7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