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清理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4573.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04;H02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力系统 清理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清理结构,包括呈中空的支撑横杆、移动机构、清理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置于支撑横杆的内部并与支撑横杆滑动连接,所述清理机构置于高压线缆和支撑横杆之间并与支撑横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左侧与线缆夹紧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井下穿管过程中,尤其是在地层中把高压线缆朝洞体深处拉拽时,虽然对高压线缆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限位,避免了高压线缆与洞体外端摩擦,造成高压线缆外壁受到破损,但是,由于井下潮湿环境中的污泥、杂质会附着在高压线缆外周,在进行线缆拉拽的进程中,会把这些污泥、杂质堆积在线缆夹紧装置上,引起线缆拉拽不顺,严重时出现线缆卡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清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配网电缆线路建设力度的加大,排管、隧道、沟道等敷设方式电缆线路的比例在不断加大,目前电缆管线的巡检主要依靠巡检人员进入电缆隧道、电缆工井内部对电缆系统含电缆线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巡检。目前各大城市日趋拥挤,空间狭小,各种电缆现已普遍采用地下隧道铺设方式。电缆隧道长度短则几百米,长则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且隧道布局复杂,从而电缆的维护,日常巡检成为排查电缆故障的主要方式,大多采用人为巡检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巡检质量不高、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耗时费力,成本高昂,以此电缆隧道无人化巡检需求十分强烈,智能化的电缆隧道巡检设备应运而生,各种巡检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
申请号为CN20182019321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的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井内侧壁上用于为机器人车体提供导向柔性导轨,用于运载检测模块、数据处理装置和控制模块的机器人车体,设置在所述柔性导轨上,用于进行数据检测的光源、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复合气体检测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用于处理检测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主控制系统、存储器、中央控制系统,用于传送数据的数据接收装置、数据传送装置和用于为机器人车体的运动提供动力的电源。该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发现井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井下的安全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申请号为CN20152073944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巡检系统,包括电力巡检无人机、通信中继系统和地面控制计算机中心,电力巡检无人机和通信中继系统通过无线信号通讯,通信中继系统与地面控制计算机中心通过无线信号通讯,电力巡检无人机与地面控制计算机中心通过无线信号通讯。通过该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巡检系统,通过设置中继设备,可以解决复杂环境对无线电信号的遮挡问题,从而将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通信距离翻倍,从而大大提高前端无人机的有效飞行距离即作业距离,使得无人机能够在电力巡检方面获得长足的使用和更大的推广。
申请号为CN20122057749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该电力巡检机器人由驱动电机驱动,包括GPS导航装置、自主导航装置、解算GPS导航装置或自主导航装置的导航信息的组合导航解算电路;组合导航解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分别接GPS导航装置以及自主导航装置、组合导航解算电路的输出端接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组合导航解算电路的反馈输出端接所述自主导航装置的反馈输入端。该电力巡检机器人在进行巡检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一种导航装置进行导航或两种导航装置同时进行导航,因此,克服了采用磁轨导航方式存在的巡检路线不易更改、磁轨容易出现问题、越障能力低等缺点,同时可沿预定的巡检路线精确行驶以完成检测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4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维护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纤维球后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