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1172.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4;F24F8/108;F24F13/28;F21S11/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净化 装置 具有 建筑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属于采光通风技术领域,所述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包括导光管,导光管包括中空导光筒、采光罩和漫射器,中空导光筒上套设有导风筒,导风筒和中空导光筒之间设有隔板从而形成独立的进风道和出风道,进风道和出风道内分别设有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进风道的中部设有过滤器。本发明将导光和通风两种功能进行了一体化,大大减少了对建筑空间的占用,保证了较好的采光效果和清洁的室内空气,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装置。本发明使建筑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时间,降低能耗,且可以实现自然通风,为建筑室内空间提供较好的采光通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光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人工照明造成的电力负荷占总负荷的近五分之一,造成巨大的碳排放。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导光管作为一种自然照明设备,以其节能、高效、舒适的特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导光管一般包括中空导光筒、位于中空导光筒上方的采光罩和位于中空导光筒下方的漫射器,其中采光罩设置在室外用于采集天然光,中空导光筒用于反射光线,并将光线传输至漫射器,漫射器设置在建筑物室内顶部,这样由采光罩采集的光线在中空导光筒中多次反射后通过漫射器分布到室内空间。导光管具有的特殊结构使其与通风技术相结合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结合两者优势的导光通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建筑物,使建筑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时间,降低能耗,且可以实现自然通风,为建筑室内空间提供较好的采光通风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光通风净化装置,包括导光管,所述导光管包括中空导光筒、位于所述中空导光筒上方的采光罩和位于所述中空导光筒下方的漫射器,所述中空导光筒上套设有导风筒,其中:
所述导风筒和中空导光筒之间设有隔板从而形成独立的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和出风道内分别设有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所述进风道的中部设有过滤器;
所述进风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处,所述进风道的出口设有进风百叶,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道的进口处,所述出风道的进口设有出风百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为HEPA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HEPA过滤器的过滤网使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罩和中空导光筒之间镶嵌有弹性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漫射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导光筒。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罩外表面涂有超疏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罩内表面涂有超亲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罩的顶面背部一侧设有用于向所述采光罩聚集光线的凹面镜;
所述中空导光筒的外部在所述采光罩的下方套设有无动力风帽;
所述中空导光筒内表面贴设有铜膜。
进一步的,所述无动力风帽通过密封轴承与所述出风道的上沿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上述的导光通风净化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导光和通风两种功能进行了一体化,大大减少了对建筑空间的占用,保证了较好的采光效果和清洁的室内空气,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装置。本发明使建筑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时间,降低能耗,且可以实现自然通风,为建筑室内空间提供较好的采光通风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