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水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20277.9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武中华;杨磊;万壮;孔祥金;丛兴运;谢交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N33/18;C02F5/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艳珍 |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水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表及控制方法,多功能水表包括:壳体;主管路;计量模块;软水装置,其设置在主管路上;第一水硬度检测装置,其设置在主管路上且位于软水装置的上游;第二水硬度检测装置,其设置在主管路上且位于软水装置的下游;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水硬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水硬度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水硬度值计算软化度,并根据软化度调节软水装置的工作参数。本发明的多功能水表,集成度高,使得能够在计量的同时实现是水软化的功能,占用空间小。通过检测软水装置上、下游的水硬度计算该软水装置的软化度,进而根据软化度调节软水装置的工作参数,使经过其软化的水达到设定要求,实现水软化度的可调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表是测量水流量的仪器,大多是水的累计流量测量。
传统的机械水表一般分为容积式水表和速度式水表两类。由于机械水表安装简易以及经济耐用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机械水表本身存在的抄表不便,在市场上逐渐被智能水表替代。
然而,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自来水的水质不能够得到保证,特别是高楼层二次供水更容易存在水质污染的情况。现有智能水表无法让用户及时的了解到自己的用水水质信息变化情况,无论水质好坏,都可以用水,不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对涉水家电造成损坏,尤其是当水质突变时,损害更加严重。
水的硬度是评价水质的参数之一,由于地域性差异,部分地区水源水硬度较高,原因是这些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偏高,会对生活、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生活中使用硬度较高的水,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体健康;生产中使用硬度较高的水,容易使锅炉等换热设备结垢,不仅影响正常生产,清理更是费时费力。因此,对硬度较高的水需要除去多余的钙镁离子,进行软化。目前,常用的软化方法有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设备的主要元件反渗透膜可以滤过水中绝大多数离子,产生软水。不过,反渗透膜需要压力驱动,单位时间内产水量小。离子交换设备的主要元件为离子交换树脂,通过阳离子交换除去钙镁离子,实现水的软化。但是,离子交换树脂需要定期再生以恢复交换容量,操作繁琐。此外,采用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的软水设备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水软化装置与水表分别独立设置,装配时分别装配,导致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以及水软化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水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功能水表,包括:
壳体;
主管路,位于所述壳体内;
计量模块,位于所述主管路上;
所述多功能水表还包括:
软水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
第一水硬度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软水装置的上游;
第二水硬度检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软水装置的下游;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水硬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水硬度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水硬度值计算软化度,并根据所述软化度调节所述软水装置的工作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软水装置为电渗析软水装置,其包括:
软化舱;
离子交换膜,其设置在所述软化舱中;
电源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软化舱提供直流电压,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值调节所述软水装置的软水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软化舱还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中设置有排污阀;
所述主管路中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排污阀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水表还包括通讯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发送用水量信息以及水硬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