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及焙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20212.4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刚;张跃进;王兴;赵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5/04 | 分类号: | F27B5/04;F27D17/00;H01M4/139;H01M10/052;H01M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焙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及焙烧方法,该焙烧炉包括排焦炉和烧结炉,排焦炉包括炉体,炉体内壁通过安装耐火材料内衬形成排焦腔,排焦腔包括互相连通的预热排焦室和加热室,负极材料放置于预热排焦室内,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预热排焦室内设置有循环风机,烧结炉设置于排焦炉的出料端,烧结炉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保证烧结炉内气氛的第一置换室和第二置换室,且排焦炉和烧结炉之间设置有用于负极材料自动输送的输送装置。上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及焙烧方法工艺简单,设计巧妙;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工艺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热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及焙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各种交通工具的普及,新能源锂电池得以广泛的应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品质保证显得尤为重要;锂电池负极材料隶属粉体材料的范畴。焙烧是在隔离空气和介质保护的条件下,把负极材料按一定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的热处理过程。经过焙烧的负极材料械强度稳定,并能显著提高其导热性、导电性和耐高温性,烧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化学变化。
焙烧炉是对负极材料进行烧结热处理的热工设备,现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内一般包括排焦段、升温段、保温段和冷却段,其排焦段的工艺是:在焙烧炉内通入气氛保护气体,沥青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液化、汽化后排出焙烧炉外,因沥青汽化后含有大量有害气体,故需要在焙烧炉外设置燃烧装置,通过燃烧装置将排焦段产生的气体进行燃烧并净化后再排到大气中。显然现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存在工艺复杂、耗能大和工艺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存在耗能大和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方法存在工艺复杂、耗能大和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焙烧炉,其包括,
排焦炉,所述排焦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壁通过安装耐火材料内衬形成排焦腔,所述排焦腔包括互相连通的预热排焦室和加热室,负极材料放置于所述预热排焦室内,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预热排焦室内设置有循环风机,
烧结炉,设置于所述排焦炉的出料端,所述烧结炉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保证烧结炉内气氛的第一置换室和第二置换室,且所述排焦炉和烧结炉之间设置有用于负极材料自动输送的输送装置,
所述负极材料先经排焦炉进行排焦,排焦时预热排焦室内负极材料产生的沥青烟气进入加热室内,所述加热装置对沥青烟气进行加热燃烧形成还原性烟气,还原性烟气由循环风机送至负极材料处,将所述还原性烟气作为负极材料的气氛保护气体和加热源,然后所述输送装置将经过排焦后的负极材料自动输送至烧结炉内进行高温烧结。
进一步的,所述排焦腔内平行间隔设置有两道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通过两道隔板将排焦腔分隔成三段式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预热排焦室,所述预热排焦室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室。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排焦室与加热室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连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预热排焦室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负极材料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排焦室内于所述循环风机的下方设置有引风罩,所述引风罩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负极材料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炉内沿负极材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快速升温段、保温段和冷却段。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棒或气体燃烧器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补氧管和压力调节阀,通过补氧管控制加热室内的含氧量,通过压力调节阀控制加热室内的压力,以利于产生还原性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间粒子探测的硅半导体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