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0204.X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君哲;王元元;韩清凯;马辉;罗忠;孙伟;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主动 控制 高压 管路 压力 脉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入压力传感器(2)、信号调理单元(3)、A/D模块(4)、输出压力传感器(5)、控制单元(6)、D/A模块(7)、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
所述信号调理单元(3)包括第一信号调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调理单元(32);
所述A/D模块(4)包括第一A/D模块(41)和第二A/D模块(42);
所述输入压力传感器(2)位于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入口处并与第一信号调理单元(31)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调理单元(31)输出端与所述第一A/D模块(41)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A/D模块(4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压力传感器(5)位于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出口处并与第二信号调理单元(32)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调理单元(32)输出端与所述第二A/D模块(42)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A/D模块(4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6)的输出端与所述D/A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D/A模块(7)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
所述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里包括高压管路(1)和环式压电叠堆作动单元(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D/A模块(7)与所述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之间还包括: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8);
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8)的输入端和D/A模块(7)的输出端连接;
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8)的输出端和智能主动控制式压力脉动消振装置(9)中的环式压电叠堆作动单元(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高压管路(1)两端用扣压式胶管接头连接,由接头外套和接头芯组成,构成一个整体且可拆卸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3)为电荷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主动控制式高压管路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8)为高压运放串级放大电路。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采用输入压力传感器获取高压管路的压力脉动信息;
S2、信息转换装置将所述压力脉动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数据信息;
S3、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数据信息获取高压管路压力脉动的振动频率、幅值和相位的信息,并通过对压力脉动数据与高压管路的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确定高压管路的振动频率、幅值和相位的数据信息;针对所述数据信息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进行处理,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D/A模块;
S4、所述D/A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转换为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模拟量;
S5、通过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8)对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模拟量进行放大处理,获取最终控制信号;
所述最终控制信号为驱动环式压电叠堆作动单元按照与高压管路(1)上振动的频率与幅值相等,且相位差180°方式振动;
S6、环式压电叠堆作动单元(16)受所述最终控制信号控制,进行作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转换装置包括:信号调理单元(3)、A/D模块(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控制单元针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小波包变换,得到压力振动频谱,选择基频要作为脉动要衰减的成分;
S32、控制单元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D/A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2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机械支撑臂
- 下一篇:一种糯米MATE材质的粉扑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