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前端系统、子应用加载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20184.6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名;罗亮之;陈江松;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455;G06F9/451;G06F16/9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晖铭;张颖玲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 系统 应用 加载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前端系统、子应用加载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微前端系统包括:路由注册服务、命令行工具和微前端运行框架,其中,所述路由注册服务,为独立维护运行的node后端服务,用于为所述主应用的微前端运行框架提供子应用的路由信息、加载模式和子应用的部署信息;所述命令行工具,用于通过命令行提供新建子应用、接入子应用、服务注册功能;所述微前端运行框架,为运行在主应用的框架,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网络请求加载并运行子应用,并能够提供多框架下的子应用运行能力。本申请提供的微前端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容和容灾能力,并且还具有多框架子应用运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微前端系统、子应用加载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前端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工程越来越庞大,并且产品功能复杂,代码冲突频繁,影响面巨大。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微前端应运而生。微前端借鉴后端微服务的概念,将一个巨大的前端工程拆分成一个个的小工程,这些小工程完全具备独立开发、运行能力。整个系统由这些小工程协同合作,实现所有页面的展示与交互。
现有的微前端框架路由服务使用nginx服务转发,效率低下,容灾处理方案复杂且维护成本高,或者通信手段单一,应用过多后事件难以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前端系统、子应用加载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可独立维护运行的node服务,提供很好的扩容,容灾能力,并提供多框架子应用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前端系统,包括:
路由注册服务、命令行工具和微前端运行框架,其中,
所述路由注册服务,为独立维护运行的node后端服务,用于为所述主应用的微前端运行框架提供子应用的路由信息、加载方式和子应用的部署信息;
所述命令行工具,用于通过命令行提供新建子应用、接入子应用、服务注册功能;
所述微前端运行框架,为运行在主应用的框架,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网络请求加载并运行子应用,并能够提供多框架下的子应用运行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前端运行框架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性能监控模块、错误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通过props传输机制提供的数据,实现数据双向绑定功能;
所述性能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子应用的加载时长、运行时长;
所述错误处理模块,用于监控并处理子应用在加载和运行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子应用加载方法,应用于微前端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访问子应用的网络访问请求,所述网络访问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子应用的URL地址;
基于所述子应用的URL地址从所述微前端系统的路由注册服务拉取所述子应用对应的路由信息;
所述微前端系统的子应用加载模块基于所述路由信息,向路由注册服务查询所述路由信息对应的子应用资源;
当需要加载所述子应用资源时,所述子应用加载模块加载所述子应用资源;
所述微前端系统的子应用运行模块运行所述子应用资源,以渲染出所述子应用的页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子应用资源是否被预加载或者被打开;
当所述子应用资源没有被预加载并且没有被打开时,确定所述子应用资源需要被加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