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0173.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周杰彬;黎良仆;王希宝;宋松科;权新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2B3/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防护装置,解决了桥墩防护装置结构复杂、不便维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立柱和钢丝绳网,所述立柱数量至少为3根,所有立柱轴线平行,沿立柱的径向截面,所有立柱呈正多边形排布;所述钢丝绳网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立柱转动连接,钢丝绳网绕立柱轴线转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方便维护、成本较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多跨桥的中间支承结构称为桥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顶帽的作用是把桥跨支座传来的较大而集中的力,分散而匀称地传给墩身和台身。因此顶帽应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建筑,一般用不低于200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且厚度不小于40厘米。此外,顶帽还须有较大的平面尺寸,为施工架梁及养护维修提供必要的工作面。墩身和台身是支承桥跨的主体结构,不仅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而且还直接承受土压力、水流冲击力、冰压力、船舶撞击力等多种荷载,所以墩身和台身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在桥墩建造后,都会对桥墩进行撞击试验,只有符合强度要求的桥墩,才能被付诸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桥墩又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对于桥墩的风化问题却不可避免,随之带来的便是强度降低,对于处于陆地上的桥墩,偶尔会面临由于山体垮塌而带来的石块撞击,虽撞毁事故鲜有发生,但对于桥墩造成的部分破坏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施工的桥墩防护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立柱和钢丝绳网,所述立柱数量至少为3根,所有立柱轴线平行,沿立柱的径向截面,所有立柱呈正多边形排布;所述钢丝绳网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立柱转动连接,钢丝绳网绕立柱轴线转动。
现有技术中,对于桥墩的防护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不乏有桥墩防护装置,但现有的桥墩防护装置都需要依靠刚性件与桥墩本体连接,这便意味着桥墩防护装置的安装过程本身便对桥墩有一定的“破坏”,而此种“破坏”在进行桥墩防护装置维护时则体现得尤为鲜明,即更换维护装置时,还需在桥墩上重新寻觅安装位置。
本发明中,桥墩防护装置不与桥墩直接连接,而是采用桥墩周围的立柱埋入地下作为本发明的支撑及固定件,立柱之间的钢丝绳网主要对落石起到拦截作用;本发明在抵抗落石冲击时,首先通过钢丝绳网对落石进行接触拦截,若落石冲击较小,则直接依靠钢丝绳网的弹性形变抵消冲击,搭档防护的目的;若落石冲击较大,钢丝绳网的弹性形变则作为一级缓冲,抵消部分冲击力,当钢丝绳网到达弹性极限时,此时钢丝绳网则作为中间传输体,将落石的冲击力传递到立柱上,使得立柱发生弹性变形,立柱的弹性变形作为二级缓冲,再次抵消落石的冲击力,从而使落石被阻拦在钢丝绳网外,保护桥墩,防止落石与桥墩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本发明中的钢丝绳网与立柱采用的转动连接,在一般的需防护的情况下,钢丝绳网与其他构件均为固定连接来增加两者的连接强度,而对于本发明的使用环境而言:落石在接触钢丝绳网的瞬间,由于落石冲击过大,钢丝绳网的形变几乎是瞬间完成,常规的固定连接的连接处,对于钢丝绳网而言,则是承受瞬间的弯矩,对于立柱而言,则是承受瞬间的扭矩,两种力矩都非常大,极容易出现钢丝绳网断裂和/或立柱发生严重变形,本发明中的转动连接使得立柱上的主要受力点随钢丝绳网的状态而改变,防止钢丝绳网断裂和/或立柱发生不必要的变形,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装置对于落石的抵抗能力,另外,从施工的角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对于立柱或钢丝绳网都可预先制作后直接运往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周期短,不论是在材料还是人工上,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都大幅降低,且本发明在后期维护时也更加方便,无需在桥墩上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矿山机械的电缆拖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山机械支撑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