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总线通讯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9214.1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丁瑞荣;李利国;吉祥勤;宋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华瑞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线 通讯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总线通讯电路,第一数据接收端RX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一数据发送端TX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第二数据接收端RX1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DD1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路电压VCC1端,第二数据发送端TX1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使得通讯电路可以兼容不同的通讯电平电压,且具有较好的抗噪声和干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全双工通讯的单总线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是一种串行异步收发协议,应用十分广泛。UART工作原理是将数据的二进制位一位一位的进行传输,在UART通讯协议中信号线上的状态位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当然两个设备使用UART串口通讯时,必须先约定好传输速率和一些数据位,利用UART进行通讯时,硬件连接比较简单,需要3条通讯连接线,传统通讯电路的连接方式参见图1,第一MCU的数据发送端TX连接第二MCU的数据接收端RX,第一MCU的数据接收端RX连接第二MCU的数据发送端TX,第一MCU的GND端与第二MCU的GND端同时接地,如果连接时两个设备UART电平范围不一致需做电平转换后再连接,导致电路结构复杂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单总线通讯电路,解决了传统通讯电路连接时如果两个设备UART电平范围不一致时需要电平转换后再连接导致的电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使得通讯电路可以兼容不同的通讯电平电压,且具有较好的抗噪声和干扰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总线通讯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第一数据接收端RX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路电压VCC端,第一数据发送端TX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端RX1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DD1端,同时,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同时,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路电压VCC1端,第二数据发送端TX1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级管。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依次经电阻R4和电阻R6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经电阻R4和电阻R6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依次经电阻R2和二极管D1连接第一电路电压VCC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7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DD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防静电保护管ZD1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2经电阻R5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DD1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依次经电阻R3和二极管D2连接第二电路电压VCC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防静电保保护管ZD2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和所述三极管Q2可用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华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华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